南博“小粉炉”遇上镇博“小粉瓶” “芙蓉石姐妹”亮相,首日吸引超万名观众

编辑: 笪伟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3-15 21:42

今日镇江讯(通讯员 史岸君 全媒体记者 笪伟)当烟雨三月遇上宫廷美学,南博的“小粉炉”踏着花瓣翩然而至,与镇江的“小粉瓶”在满城春色中浪漫相拥!3月15日起,这对曾被历史长河分隔的芙蓉石姐妹,终于在“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开启“粉色江南巡游记”。“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镇江站正式开幕,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小粉炉”)首次亮相镇江博物馆,与镇博馆藏清代“芙蓉石花鸟纹盖瓶”(“小粉瓶”)联袂展出。展览首日便吸引了超万名观众。

镇博给“小粉炉”组了两对cp

“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小粉炉”)

“小粉炉”,是南博“玉润中华”特展的明星。如此美貌的一件文物,想着主人怎么也该是位大美人,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乾隆皇帝的心头好,原来一国之君还藏有一颗“粉色少女心”。通观此件“小粉炉”,盖炉为粉红色,整器采用芙蓉石打造,通体布满长短不一的天然纹理,造型古朴敦厚,雕琢精细,腹部雕饰对称的两组蟠螭和铺首衔环耳,盖顶也雕饰有四条小蟠螭。器物整体色泽温润均匀,造型古朴,又隐含灵秀之气。“之前在南博参观时都没见着,今天在家门口看到‘小粉炉’实物了,完全被震撼了。通体粉晶剔透,雕工繁复精致,难怪被称为‘少女心天花板’!”市民蒋女士感叹。

“芙蓉石花鸟纹盖瓶”(“小粉瓶”)

作为东道主,镇博诚意满满,不仅给“小粉炉”组了两对cp,还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cp1就是全名“芙蓉石花鸟盖瓶”的“小粉瓶” ,它的材质和“小粉炉”一样,都是使用整块芙蓉石透雕而成,整件器物端庄秀气,线条流畅柔美,花鸟栩栩如生,寓意着吉祥如意,福寿安康。以稀世之材配上精湛工艺,“小粉瓶”和“小粉炉”都是清代宫廷美学的完美诠释。

“青玉香炉”

cp2呢,是全名“青玉香炉”的“小青炉”,这件宝贝和“小粉炉”年纪相仿,也是清代的藏品,通体以青玉雕琢而成,炉身四足间各有一童子,寓意连生贵子、生机勃发、福泽深厚、智慧长寿。炉盖上还有一个趴着的小童子,小手撑着炉盖,憨态可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两对cp真的太有趣也太珍贵了,咱们镇江也有这么多宝贝,我们很自豪!”市民王先生带着女儿前来参观,连声感叹。

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和酒令筹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展出了本次最重磅的宝贝——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令筹和酒令筹筒,这件压箱底的宝贝,可是我国195件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也是镇博的“镇馆之宝”。文物由龟座和圆柱形筒两个部分组成,酒筹筒里盛放着50根银质鎏金酒令筹。这是一件宴饮行令的专用器具,唐代出土文物中属于首次发现,堪称娱酒器具中的极品,也是反映唐代人饮酒行令具体规范内容的珍贵实物。

文创产品销售火爆

记者在现场看到,镇博更是贴心地为此次展览定制了独家文创,有冰箱贴、透卡、挂扣等品类,与展览同步推出,人气也很高。特别是南博带来的博物馆文创网红顶流的“小粉炉”系列冰箱贴销售火爆。有“小粉炉”粉丝告诉记者:“这个冰箱贴,以前在南京博物院根本抢不到,没想到在镇江圆了梦!”

“小粉瓶”冰箱贴

下午4时许,100只“小粉瓶”同款冰箱贴到货,更是掀起一阵迅速抢购热潮,不到1小时货架就空了。有几位刚刚参观完刚走出镇博的游客听说“小粉瓶”同款冰箱贴到货了,又急忙赶了回来,边跑边喊:“帮我留一个留一个!”镇博好几名工作人员也羡慕地说:“我们自己也很想买‘小粉瓶’同款冰箱贴呢,但是一定要先供应给游客。不过不用担心,会有陆续到货,欢迎文创爱好者们届时选购。”

周一闭馆,延长开馆至18点

为了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拥有优质、顺畅的参观体验,博物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坚守岗位。其中,党员同志们冲锋在前,为观众提供观展指引、问题解答、文创销售等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社会志愿者们也放弃周末休息,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和活动辅助,以饱满的热情接待每一位观众。

据统计,展览首日参观人数破万次,文创产品销售额也达到了8万余元。面对“泼天”的流量,镇博也拿出了态度,“这次展览展期非常短,从3月15日到3月27日。”镇博负责人表示,“顺应广大网友的建议,方便大家错峰观展,我们也特事特办,取消周一闭馆,本次展览期间延长开馆到晚上6点。”

在“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方式的时代,博物馆发展的火把已被点燃,从展览形式的突破到文创产品的创新,再到文化空间的打造,文博产业正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焕发新的活力,既满足了公众对文化消费的多元需求,也为城市生活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图:笪伟 史岸君 视频:李嘉斌)

编辑:朱超   校对:缪小兵   审核:滕建锋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