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翔
摘要
■精准而全面的政策支撑体系是能否抓住国家战略机遇的核心要素,它包含顶层设计、财政引导、标准引领、要素保障和实施机制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全覆盖的综合制度安排。
最近几个月,无锡一直在搞一个品牌名为“智造耕新荟”的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供需对接系列活动。从4月11日首场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到7月23日第5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专场,无锡已围绕智能装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持续开展了供需对接活动,并且,物联网、能源环保等更多产业领域的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从媒体的相关报道可以得知,无锡搞这个系列活动,目的就是要抓住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战略机遇,让好政策真正落地,也让企业愿意加大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每一场活动聚焦一个产业,则是搭建精准务实的对接平台,促进政策、需求、金融、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无锡通过“智造耕新荟”系列活动,在抢抓设备更新国家战略机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年上半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达448.6亿元,对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5.3%;今年以来,无锡已有7个项目列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获批财政资金3.17亿元,37个项目列入专项再贷款库。
谈及发展,谈及产业和项目,近两年的舆论场,几乎每座城市都在强调,当前,无论是对于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就是抓项目最现实、最重要的机遇;几乎每座城市也都在要求,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更大力度谋划实施“两重”项目,借好加力扩围落实“两新”政策的“东风”,全力打好争取和落地的主动仗。口号,大家都在喊;实践操作,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做法,却也显示出抓国家战略机遇的能力与水平,城市之间有差别。解剖无锡“智造耕新荟”系列活动这个“麻雀”,我们恰可以探究一下无锡的成功密码。
“智造耕新荟”系列活动之所以能取得成效,源于其精心的组织设计和多方位的支撑体系。这既包括精准的产业聚焦,活动并非“大水漫灌”,而是深度聚焦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中的关键细分领域,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确保对接的精准性和深度;也包括“政企银”多方联动,每场活动均汇聚了政府部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如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等)以及科研院所的代表,政府搭建平台并解读政策,企业释放需求与展示解决方案,银行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形成了协同推进的合力。还有“四张清单”工作法,活动组织方会提前准备好“设备供给、设备需求、企业融资、技术改造”四张清单,让参会各方能够快速匹配,提高了对接效率和成功率。
此外,我们还能够从“智造耕新荟”系列活动中,看到平台化思维,通过打造品牌化的系列活动平台,有效聚集产业要素,降低企业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看到生态化推进,设备更新不仅是“买新卖旧”,更涉及技术迭代、金融支持、标准提升等方方面面,无锡着力构建的恰是一个有利于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的产业生态;看到精准的政策赋能,不只是资金补贴,更注重通过政策解读、搭建平台、优化服务等方式,精准赋能企业,激发其内生动力。
事实上,“智造耕新荟”系列活动只是无锡工业和信息化局在《无锡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出台之后的更接地气、更贴近需求的细化方案和“施工图”。结合更多的相关消息,我们可以把“精心的组织设计和多方位的支撑体系”给完整化,这也正是无锡的密码——精准而全面的政策支撑体系是能否抓住国家战略机遇的核心要素,它包含顶层设计、财政引导、标准引领、要素保障和实施机制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全覆盖的综合制度安排。
能否抓住国家战略机遇,首先取决于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战略前瞻性、产业定位准确性以及快速响应是决定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无锡作为工业大市,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千企技改升级3年行动计划。这一提前布局为无锡抓住本轮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国家政策出台后,无锡又迅速对接,3个月时间就对全市工业企业1000万元以上设备更新项目进行了摸排,大致掌握了未来3年设备更新的情况,并列出了设备供给、设备需求、企业融资、企业技术改造“四大清单”。这种基于数据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使政策制定更加科学、政策调整更加精准。将本地产业基础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无锡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领域,最终定位重点推进加快推进产业装备升级、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赋能等6大方向。
全方位的政策支撑体系需要多维度的资金支持。无锡出台了多层次的财政引导支持政策,既建立了按技术和设备投资额比例支持的机制,还在贴息贷款方面,出台市级层面的配套贴息。最重要也最关键的是,无锡积极实施金融创新,突破企业融资瓶颈。无锡围绕贷款贴息、超长期国债、再贷款、技术改造设立4个项目库,打消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信息差,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得到及时支持。国家政策出台3个月后,无锡就有108家企业纳入全省制造业贷款项目储备库,设备更新类贷款需求金额达181亿元;有132个项目纳入2024年度技术改造补助项目储备库,撬动技改投资65.6亿元。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设备更新成功的关键。无锡的机制是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譬如“智造耕新荟”系列活动就有“国产替代”与“全链条”导向,活动特别注重推动高端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并致力于打通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生产的“研产断层”,覆盖“研发-生产-质控”等全环节。去年7月,无锡还首发“设备之家”,为用户提供“买设备、卖设备、用设备”的全生态圈一站式服务平台,消除企业与金融机构、设备更新市场之间的信息壁垒。至12月,已有60余家设备制造厂商接入平台。
此外,无锡的政策支撑体系,还包括全过程管理与动态调整的实施机制创新、多层次协同与责任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全流程监管与绩效导向的监测评估机制以及政策解读与经验共享的宣传推广机制等。
国家政策面前,所有城市都在喊“抓机遇”“抓机遇”,但最终哪座城市能真正抓住机遇,拼的却不是口号的大声,而是扎扎实实做事的“内功”和“苦功”。
编辑:缪小兵 校对:干光磊 审核:姜木金 值班: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