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湖隧道应用到“接单”雄安新区 苏博特以“特”取胜锻造行业“尖兵”

编辑: 缪小兵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4-10-24 00:03

​今日镇江讯(顾辉 步婷)秋意渐浓、凉意渐深。走进位于句容市边城镇的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一线,却感受到企业锚定行业前沿、永攀科技高峰的澎湃热力。每年,有接近10万吨的混凝土抗裂功能材料等系列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这是国内首条镁质膨胀剂专用悬浮窑。”站在集粉磨、煅烧、复配三位一体的悬浮窑烧成系统生产线前,公司总工程师张守治说,作为苏博特全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自2014年公司注册成立以来,由边城基地生产的抗裂功能材料、灌浆功能材料和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成功应用于一大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特大型工程,在大国重器中留下了句容制造的足迹。

2021年底,全长10.79公里的太湖隧道正式通车,这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湖底隧道,标志着我国湖底隧道工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项目建设角度来看,太湖隧道的施工面临诸多技术与管理难点,尤其是对隧道结构混凝土的抗裂性要求极高。为此,苏博特拿出了“世界级”看家本领,科研团队参与相关技术攻关,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模型实验。

“由于是跟常规的抗裂措施做现场对比,气氛更是紧张。那段时间,观看电脑检测的曲线就像看手术室里病人的心电图。”守在模拟实验现场的张守治,几天时间头发就白了。到了第10天,对比的常规抗裂材料出现了裂缝,而由苏博特研制的新型抗裂材料却纹丝不动,之后也一直未出现变化,就此拉开了苏博特抗裂技术及产品在太湖隧道结构全面应用的序幕。

新型抗裂材料的“滴水不漏”有力保障了项目推进,更让苏博特“一战成名”,众多合作订单纷至沓来。不仅如此,苏博特参编的江苏省地方标准《明挖现浇隧道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技术规程》被广泛推广;获得省发改委1300万元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创新研发的超长超宽堰筑法隧道抗裂防渗与绿色建造关键技术,打造了现浇隧道抗裂防渗标杆工程,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于创新,苏博特的脚步不止于此。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创新理念,苏博特在混凝土用抗裂功能材料细分行业领域深耕发展,依托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每年不低于4%销售产值的费用进行研发投入,推动了工程裂缝由被动修复转向主动防治,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通过自主创新申请发明专利60件,形成了从核心原料开发到无机功能材料组合设计、制备以及工程应用一体化的专利群3个,有效解决大工程结构混凝土易开裂的国际难题。在持续创新的加持下,公司主导产品无论是核心技术储备还是产品市场销售,均在抗裂功能材料细分行业领域排名全国第一。

向新而行,以特取胜。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开胜告诉笔者,不久前,公司又成功承接雄安新区的工程项目,从最初的太湖隧道到上海地铁、港珠澳大桥,再到眼下激战正酣的张靖皋长江大桥项目,公司正以创新驱动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也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图片:句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