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翔
■ 摘要
上海的新年攻坚战“打好产业生态培育攻坚战”代表了战略层面的最新方向,做园区要有“片区思维”则告诉了我们战术层面可行的具体实施路径。
2025年的第一场调研,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多次提到“产业生态”,强调“全力打好产业生态培育攻坚战”,“加快构建更成熟、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另据报道,上海在年前的市委学习讨论会和市委全会上已经明确,2025年要着力“打好产业生态培育攻坚战”。
产业生态并非新概念,上海为何在2025年将之提上如此重要的位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近日刊文《上海新年“攻坚战”,为何是它》指出,“在新一年不确定性更强、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更大的背景下,‘生态’在推动转型升级中的意义愈加凸显。而将其提到‘攻坚战’的位置,意味着,在新的要求下,一些既往被认为可行、通行的做法,必须及时摒弃、尽早重塑。”
摒弃的是什么,文章有言:“良好的产业生态,并不是‘大而全’的生态,更不是一个个‘小散乱’的自留地拼接而成的生态,当然也不是一哄而上什么流行就做什么的生态。”重塑的是什么,文章亦有言:“当务之急还是因地制宜深耕有差异化、特色化优势的赛道,在全局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文章同时提到产业生态培育的一种新趋势:“不再费心费力强求产业链大而全,转而设法抓住链主龙头——比如特斯拉;抓住战略必争领域——比如芯片制造;抓住价值链高端环节——比如创新药。”并指出,抓住这些裉节,企业、人才自然而然聚拢,产业生态培育也能事半功倍。
先进城市的发展最新动态,当然是我们学习取经的方向。但新闻透露出的内容,依然是战略级别,是告诉了我们“做什么”,而“怎么做”,特别是落地在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产业发展,仍需要我们自行领悟与探索。不过,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2024年4月的一篇《为什么说做园区要有“片区思维”?》却可以给我们以战术层面的启发。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近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据悉,工厂目前已开始试生产,计划于2025年初正式量产。 新华社发
园区的概念,我们早已熟悉。片区,则是体量更大的区域,:一个片区以“平方公里”计,规模十几万到百万人口。文章指出,片区思维下,首先需要一张真正的产业地图。产业地图不仅仅是列出了产业创新要素,还更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它不仅对每一个片区上的产业/企业、人才结构/知识以及空间场所有一个具体的数量上的认识,还包括供应链、产业链、人才网、资金网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与关系等等,是一个产业要素关系网。比如,我们得知道:在这个片区,有哪些龙头企业?它们在什么行业?有哪些初创企业?有多少风险投资基金?有哪些孵化器?有什么高薪工作机会?有什么服务性的工作机会?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如何?片区内企业与外界的连接如何?人员、资金、信息之间的往来情况如何?现在的基础设施是否跟得上?租房市场是否能满足人员的需求?要对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城市经济,包括产业链结构、产业链关系、产业链博弈、产业趋势等等有深入的理解。
最重要的战术动作来了:当你用“片区思维”了解到了你的园区所处片区的大生态,就可以谋划园区的小生态位。虽然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至少你可以结合现有的基础,分析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情况,考察历史性的演化规律,借鉴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当前大环境中缺少哪些要素有一定的判断,思考在哪个生态位上布局是最有需求的,然后再谋划,在园区规划上安排什么样的要素才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片区思维下做园区,或如上海所说的“产业生态培育”,则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企业创造“机会”上——通过更好的供应链体系、更创新的集群,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其中关键则有两点。一是空间功能复合。一个有活力的片区,重要内涵是“功能混合”,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堆砌和合并,是基于区域整体氛围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形成包括科技大厦、科研机构、商务公寓、住宅及配套商业等在内的综合性科技集群、提升区域整体的竞争能力和营商环境。二是支持各个要素协作的空间。区域内企业间可能是上下游关系,可能会形成或弱或强的互动效应,很多人一直在提“15分钟城市”的概念,其实这也是一个10-15分钟、联系紧密的产业网络——使企业间,甚至产学研领域具有共生共荣的整体氛围,为片区的可持续发展积聚能量。这个产业网络具有孵化、服务、融资、投资、财务顾问、投资银行、资本运作等等功能,各个企业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机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究竟什么样?上海交通大学陈宪教授曾总结了深圳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的三大特征。首先,“物种”多样且强大。有“头部”科技型企业,亦有众多冠以“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的企业,以及大量0-1的初创企业,共同体现了深圳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的物种多样性和强大生命力。其次,“网链”完整且坚韧。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的生产都有相应的产业支撑和“链主”企业带动。配套体系非常完善,不仅在硬件制造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还有众多的设计、研发、检测、认证等相关服务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还拥有大量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再次,“养料”充分且健康。在创投资本、社会资金、公共服务等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陈宪教授还特别指出,在这其中,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体制特征,堪称典范。
上海的新年攻坚战“打好产业生态培育攻坚战”代表了战略层面的最新方向,做园区要有“片区思维”则告诉了我们战术层面的可行的实施路径,而深圳产业生态的几大特征亦可以理解为后发城市的追赶目标。或许,我们也可以试着照表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