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记者 陶立波 通讯员 邢子晗)随着出口业务量不断攀升,恒顺醋业最新一批出口货物在完成智能报关后,仅用5个工作日便收到了出口退税资金。“现在资金回流这么快,真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恒顺集团财务人员感叹。这样高效的退税速度,源自恒顺与镇江税务部门共同构建的“税务合规+技术赋能”体系,为这家跨越三个世纪的中华老字号插上了稳健发展的“合规之翼”。

合规成为核心竞争力
回到2001年恒顺上市之初,集团副总经理杨永忠就曾在内部会上直言:“合规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选项’。”这一判断,后来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得到不断印证。
随着海外市场扩大,出口退税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一度影响企业周转效率。国家税务总局镇江市税务局“国勋工作室”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为恒顺量身定制了“出口退税全流程管控方案”。
方案将智能报关系统与税务合规深度融合,实现票据、单证、数据的自动核验。方案实施后,单证匹配准确率从78%跃升至99.6%,退税周期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5日,资金回流速度大幅提升。效率提升的背后,是税企双方对“合规就是生产力”的共同认知。

“诚信资本”变“融资资本”
作为老字号企业,恒顺始终把诚信经营视为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税务部门在对企服务中推动纳税信用价值转化,让企业的“诚信”真正变成可见可用的资产。
面对融资抵押物不足、贷款成本高等难题,“国勋工作室”推动建立“纳税信用+知识产权质押”模式,打通税银企三方信息壁垒,让恒顺享受到基于纳税信用评价的低息贷款。
“我们希望将企业的‘诚信资本’转化为‘融资资本’,让纳税信用成为看得见、用得着的‘真金白银’。”工作室负责人张国勋解释道。
依托这一创新模式,恒顺成功解决“智能化酿造工厂”建设的资金需求,使一批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加速向现代食品企业转型。

区块链助推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恒顺与税务部门在合规领域的合作并不止于制度建设和政策辅导,更延展到技术层面。
走进恒顺生产现场,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出库等关键节点的数据都被实时上链。工作室团队成员介绍:“区块链技术让每一笔交易都可追溯、不可篡改,为出口企业申报海关AEO高级认证提供了可靠依据。”
数据透明也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地更加精准。
“近5年我们申请了180多件专利,拿到11项省部级科技奖,蝉联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杨永忠说,“光2024年,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就超过四千万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技术改造与产能升级里。”
在政策红利反哺下,恒顺加速推进科研创新,在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智能酿造、绿色制造,使老字号焕发“新基因”。
从制度完善到融资创新,从区块链赋能到政策红利落地,恒顺与税务部门共同打造的“税企共建生态”,让合规从“企业义务”变成了“发展动力”。税务部门在服务中实现征管质效提升,企业在合规中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双方形成共赢格局。
恒顺的实践表明:合规不是桎梏,而是翅膀;不是成本,而是价值;不是被动要求,而是主动选择。在国际化竞争加剧、数字经济加速演进的时代,这一税企协同模式,为老字号企业转型与“走出去”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
编辑:干光磊 校对:黄昕彤 审核:徐毅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