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烈红色精神 讴歌时代初心使命

编辑: 王含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4-26 11:01

今日镇江讯(王含 卢琦)4月25日,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镇江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党支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党支部共同开展“丹心映山河——镇江‘杨家一门三烈’精神足迹寻访”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寻访、红歌传唱等形式,带领30余名党员师生沉浸式追溯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感悟镇江“杨家三烈士”的赤诚家国情怀。

双讲联动:亲属与专家共话英烈精神

在江苏科技大学梦溪校区会议室,一场穿越历史的对话就此展开。杨瑞年烈士侄女杨红以《长江的女儿杨瑞年》为题,通过讲解“杨瑞年被俘后,在特务的威胁利诱面前毫不动摇,和对狱友无微不至的革命友爱关怀”等鲜活细节,生动再现了青春热血挥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当讲到杨瑞年就义前一直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连中七弹壮烈牺牲时,现场党员代表们无不为之动容。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党支部副书记、副研究馆员杨玉秀则从党史研究视角,系统梳理了杨瑞年、杨青年、杨华年三姐弟从书香门第走向革命战场的生命轨迹。通过对比三位烈士在不同战场的革命实践,深刻诠释了镇江“杨家三烈士”作为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典型意义。

故地寻踪:在历史现场触摸精神烙印

在镇江市中华路小学,寻访团沿着杨瑞年曾任教的足迹,参观了以“三尺讲台到烽火前线”为主题的专题展览。学校陈列室中展示的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近距离向党员代表们诉说着杨瑞年从青年教师到铁血战士的蜕变历程。中华路小学校长笪炜介绍,学校多年来以烈士精神为德育载体,展现红色基因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

当得知杨家六兄妹中有四人投身革命、三人壮烈牺牲时,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大四学生孔利鹏感慨:“这不是偶然的家族选择,而是一代知识青年救亡图存的必然担当。镇江‘杨家一门三烈’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的事迹,让我深刻理解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和‘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应当以先烈为榜样,脚踏实地,成为建设美好祖国的栋梁之才。”

红歌接力:以歌声致敬英烈赓续使命

活动尾声,在《红梅赞》的悠扬旋律中,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文化指导师刘燕平以“音乐里的党史”为切入点,带领青年党员们通过《英雄赞歌》《不忘初心》等经典曲目,感悟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当全体人员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时,将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推向高潮。

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寻访活动加强了党支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党员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同时,活动创新采用“学术报告+场景教学+艺术沉浸”三位一体模式,为青年党员师生们打造了可触摸、可共鸣的红色教育新范式,让镇江“杨家一门三烈”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编辑:夏凡   校对:缪小兵   审核:曾海蓉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