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碑刻撷萃:以大运河文化带为主要视角》出版 书中保存若干镇江史料

编辑: 笪伟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1-12 21:18

今日镇江讯(通讯员 裴伟 全媒体记者 笪伟)近日,《阮元碑刻撷萃:以大运河文化带为主要视角》由广陵书社出版。这是扬州市文史馆征研部主任、学者罗加岭对与阮元有关的碑刻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专著。书中亦保存了若干镇江史料。

书中涉及镇江的碑刻颇多,如乾隆六十年(1795)《吏部左侍郎谢公墓志铭》石碑,涉及乾隆五十一年(1786)春,阮元随谢墉出试镇江府助阅试卷。在太仓结识钱大昕、李庚芸。涉及焦山碑刻如,嘉庆十二年(1807)《送杨忠愍公归焦山记》石刻、嘉庆十二年(1807)《焦山仰止轩记》石碑,嘉庆十八年(1813)《焦山书藏记》石碑、道光二年(1822)焦山题名石刻、道光十六年(1836)《印心石屋图说》题刻石刻,此外《官批阮氏义产章程》石刻提到“礼祀洲造红船一只,在仪征、瓜洲一带往来,载渡办事人等。遇有风波便即救生,如救得溺人者,优加奖赏”。为研究镇江救生史提供重要史料。

书中还展示了镇江经史学者、阮元弟子柳兴恩撰写的《阮文达公墓志》,镇江画家、京江画派代表人物张崟参与刻绘的“雷塘庵主小像”,显示了阮元与镇江学术文化界的密切关联。

据了解,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云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人,祖居邗江区公道镇。阮元是清朝中期的著名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阮元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进士,此后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等多部门供职,并出任山东、浙江学政,以及浙江、江西、河南巡抚,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重要职务。他身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所到之处,都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己任,嘉庆十八年(1813),正在担任漕运总督的阮元精选家藏善本书籍捐给镇江焦山,在庵内设立焦山书藏。撰《焦山书藏记》,作诗题额。阮元还将北宋米芾所书“天下江山 第一楼”悬挂于藏书楼前。在此基础上,藏书楼广征江南私家藏书,不断充实完善,使焦山书藏成为江南著名藏书处。为保障藏书楼正常运转,省、府两级捐田近百亩作为经费来源。可惜焦山书藏在1937年12月遭日本侵略者飞机炸毁。

罗加岭告诉记者,阮元一生宦游地域广泛,因此他的题字碑匾比较多,可谓遍布全国。这些碑刻书体丰富,书风多样,郁盘飞动,醇雅清古,体现了阮元作为著名学者、金石书法家的书法水平全面且高超。有些石刻文献是阮元撰写,由其他书家书写,其中部分作品没有收录其诗文集《揅经室集》。有些是阮元寻访到的古碑,他在碑的一角写个题跋、题记。这些对充实阮元书法研究资料、补充阮元文集之缺、完善阮元年谱和深化阮元研究工作等方面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