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飘出暖心饭菜香

编辑: 谢勇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3-13 17:23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陈声秦)“今天第一次来这个食堂,菜品很丰富,价格也能接受,我们很满意,社区食堂的政策非常好,希望能一直办下去。”“我在附近上班,刚开业就来吃了,环境不错,我不会做饭,都点外卖,又贵又不卫生,这里营养搭配更好,吃得放心。”昨天中午,在位于体育会展中心的社区食堂,一道道热气腾腾的家常菜陆续出锅,食堂内座无虚席,既有小区居民,也有周边企业职工、建筑工人,大家边吃边聊,处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社区食堂的存在,展现了社会治理的创新智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以实惠的价格享受到营养均衡的餐食。满足辖区居民和老年人多层次、高质量用餐需求,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食”事。

2023年7月,商务部、民政部等13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明确提出了探索发展社区食堂的目标任务,成都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倡导鼓励各区(市)县依托“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建设,大力发展社区食堂。

镇江体产公司自去年以来打开大门,开放食堂资源,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在体育会展中心引进了全市首家社区食堂。“小饭碗”承载“大民生”,与社会资源合作,不仅提升了食堂的服务水平、硬件水平,还完善了场馆区域配套服务。

小食堂 大民生

上午10点半,位于健康路老体育馆的社区食堂已有不少老人前来排队就餐,分量扎实的红烧牛腩,软糯清甜的南瓜,红彤彤的糖醋里脊,酸辣可口的炒土豆丝……只见30多个餐盘满满当当地依次排开,摆放在取餐窗口,色香味俱全。“这个食堂的饭菜既干净卫生还好吃实惠,完全符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关键是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吃饭问题,实在太方便了。”姜爷爷今年73岁,他对社区食堂是连连点赞,味美价廉是最让他满意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社区食堂将食品安全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建立了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食堂从食材采购、储存、加工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食品安全规定。并组织人员不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查看食材的新鲜度、厨房的卫生状况等,切实保障居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在体育会展中心社区食堂记者看到,各种餐具摆放在高温消毒柜里,干净而卫生。社区食堂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的餐具有洗碗机进行清洗,洗碗机清洗完还要进行高温消毒,保证卫生不留死角。

王伯伯捧着饭碗,吃得津津有味,连面汤都喝得精光。作为一家长者食堂,社区老人们的特殊用餐需求一直是社区食堂的牵挂。易消化的面条是不少老人的心头好,针对部分老人对吃面的需求,食堂积极提供多元化供餐服务,这里提供招牌特色锅盖面。“如果面条不够吃,别担心,免费续面,让您敞开肚皮,吃到饱为止。”负责人小魏告诉记者。

近日,不少来社区食堂的老年人,在离开时,都不忘打包些熟食回家。据悉,2月底,针对老年人的外带熟食需求,食堂也作了积极响应。“不用再加热,买回家直接吃,晚饭也就有着落了。”记者现场看到,新上线的“熟菜档口”前聚集了不少食客围观:油亮诱人的酱鸭腿、外脆里嫩的熏鱼、酸甜可口的糖醋小排、还有酱牛肉、白切鸡……

自选菜区内,酸菜鱼、水煮肉片、清炒时蔬……近20道炒菜和靓汤新鲜出炉,阵阵饭菜香扑鼻而来。几个年轻人排着队,他们开心地对记者说:“我们在新体刚游泳结束,直接来食堂吃饭,真是太方便了。”

住在万科润园的72岁的王爷爷王奶奶,选了3元一份的炖豆腐、炒生菜,9元一份的梅干菜烧肉,1元一份的西红柿蛋汤,两份2元的米饭,打完折一起14元,“去年9月份食堂试营业后,我们基本上每天都来这里吃饭,可选择的品种很多,今天这顿饭十块多钱,刚好光盘,真是太实惠了。”

据了解,社区食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60岁以上长者凭身份证可享受社区食堂8折特惠,军人享受8折特惠。

做长久 靠科技

都说社区食堂物美价廉,原因何在?既不靠补贴,还要找到自身的盈利模式,是怎么做到的?镇江长龙健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江苏省镇江市永安路成立,在创始人张健康、李应辉夫妇带领下,经过二十几年,从永安路红珠鸡小店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员工近2000名,集食品、餐饮酒店、仓储物流、工程、休闲等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

近年来,在总经理张学明先生不断开拓创新的管理经营下,现拥有旗下知名餐饮品牌:龙景国品酒店、味宜中酒店、金山湖龙景喜宴酒店。昨天中午,他在体育会展中心社区食堂指着店内的智能炒菜机器人说,两个“小家伙”能熟练地翻炒、搅拌、调味……配备高精度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预设的程序,能精准完成倒油、放菜、翻炒、调味等一系列烹饪动作,确保每一道菜品的口味始终如一。智能炒菜机器人设置了上百种菜谱,涵盖了淮扬菜、川菜、湘菜、粤菜等多种菜系,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此外,机器人还具备自动清洗功能,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一台机器人一次可以提供20-50人份的菜品,不仅口味稳定,工作情绪更稳定。负责人小魏说:“我们店采用的全是自动化炒菜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特点就是出餐快,出品稳定,出品量化,节省人工成本。”

智能炒菜机器人的引入,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高效的用餐体验,也为餐饮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不少前来尝鲜的市民对机器人炒出的菜品赞不绝口。“原本担心机器人做的菜没灵魂,但实际味道出乎意料的好,上菜速度特别快,以后吃饭又多了一个好选择。”市民刘女士说。

运用智能炒菜机器人大大提升出餐效率,还能保证菜品质量稳定,减少因厨师个人状态导致的口味差异。同时,机器人精准的食材配比功能,有效降低食材浪费,为饭店节约成本。

有所为 秉初心

2024年7月下旬,在总经理张学明的带领下,团队通过走访调研,分别考察上海/南京的社区食堂,制定项目计划,于2024年9月26日,第一家社区食堂在镇江市体育中心开业,这是镇江体产公司今年以来打开大门,开放食堂资源,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引进的全市首家社区食堂。食堂就餐环境明亮清爽、干净舒适,食堂坚持“品种丰富、产品健康、物美价廉”的经营理念,坚持“不卖隔夜菜,新鲜每一天”,所有菜品当日新鲜现做,绝不使用任何预制菜。

汪柏舟大爷今年78岁,是社区食堂“常客”,他给食堂菜品打满分,“味道不错,价格实惠,最重要的是食堂就在家附近,来吃饭很方便。”

除了老年人,不少在体育会展中心附近工作的年轻人也爱在这儿解决“工作餐”,“以前每到了饭点就开始纠结要吃什么,点外卖怕不健康。”

记者发现,在社交平台上,不少食客也忙着分享各个社区食堂的坐标,与此同时,大家对社区食堂的喜爱也溢于言表。

“与社会化餐饮相比,社区食堂有着完全不同的服务客群和运营逻辑,面对的是社区居民‘回头客’,主打的是普惠性和性价比。”镇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食堂就近就便服务群众,社区食堂在选址上避开繁华商业区、避开餐饮集中区,向居民聚集区靠拢、向企业集中区靠拢、向保障薄弱区靠拢。

编辑:夏凡   校对:朱超   审核:杨佩佩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