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里渡客愁,西津渡里见神州
作者:严欢欢
镇江是当仁不让的诗意之城,历代诗人过客镇江,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作为镇江名胜古迹的西津渡,更是在岁月的风风雨雨、潮起潮落中渡了一波又一波文人墨客,渡了一眠又一眠的羁旅之愁。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称“金陵渡”,宋代始称西津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陆游等历代诗文界的“顶流”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名扬天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客愁杰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张祜,唐代诗人,字承吉,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可见诗人张祜与镇江颇有渊源,而他的《题金陵渡》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唐朝西津渡的安谧美好的夜景,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漫游江南时的落寞与惆怅。诗人张祜生于豪门,其家族希望他一生好运。然天降其才而舛其命途。不羁的性格,铸就了他多舛动荡的命运,也铺就了其不羁与忧愁的漫漫旅途。
时光穿梭到了中国的盛唐时期,某个夜里,诗人张祜来到江南鱼米之乡——镇江游历,天色已晚。张祜决定在西津渡的小山楼里住下来,等第二天再坐船去对岸的扬州。弯弯的月亮就像一把斜挂在天空的镰刀,月光静静地洒在潮水翻滚的江面上。江上的潮水慢慢地退了,可是,这漫漫旅途的愁思如何退去!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的张祜起了床,轻轻推开了窗户,伫立许久。啊,长江北岸的瓜州近在咫尺,而目光里有点点星火在跳动。哦,那是夜里的渔舟和遥在对岸的万家灯火。唉,何以寄托这漫漫羁旅中的孤独落寞?张祜触景生情,径直走向案桌,打开宣纸,挥动笔墨,写下了《题金陵渡》。落潮、夜江、落月、斜月、渔火、星火等浮动于江上的美景赫然纸上。淡淡的月色下江面上几点星火闪烁的画面,畅叙悠情,令人身临其境、如痴如醉。诗篇以一“愁”字贯穿,意韵悠远,情境交融,匠心独运。
诗人把镇江的风光描绘在了书卷上,把绵绵诗意刻画到了镇江的风骨里。《题金陵渡》可能只是张祜旅途中的匆匆一笔,然而,西津渡却由此记住了张祜——现在的西津渡有着张祜的雕像、《题金陵渡》的诗文,并且别出心裁地复建了一座小山楼。
时光回到了现代,在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我们一家从丹阳慕名来到了西津渡。青砖瓦砾,石板琉璃,满眼风光。昔日熙熙攘攘的码头,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西津渡里渡客愁,西津渡里见神州。西津渡渡完了旧时代文人骚客的忧愁,记载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欢乐,并将传承与延续镇江这座城池的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诗意与繁华!
文字整理:吴韵晗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毛蕴劼 校对:朱超 审核:徐毅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