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在行动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 全力保障镇江主城区度汛安全

编辑: 朱超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7-24 00:25

今日镇江讯(记者 胡建伟 通讯员 龚杰)“七下八上”是防汛最关键的时期,市城市水利管理处绷紧防汛这根弦,在充分做好防范应对准备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汛期安全。

以巡查排查为前提,力争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统筹抓好汛前全面检查、防汛预案修编和应急抢险能力提升等工作。

各水利工程设施运行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查严、查细、查实”的工作要求,完成长江堤防主城区防洪墙15.3公里以及古运河等城区三条骨干河道20.27公里的巡查以及引航道水利枢纽、京口闸、虹桥港闸、丹徒闸、丹徒南闸5座闸站的全面检查。

进入汛期后,汛前检查工作组再次对管辖范围内“一江三河五闸站”开展了全面复查,进行了雨后巡查、特别检查。自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成立了防汛度汛党员先锋队。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走上河道堤防、闸站,聚焦城区长江堤防、古运河、虹桥港、运粮河(金山桥-金山湖段),引航道水利枢纽、京口闸、丹徒闸、虹桥港闸等水利工程,采用每周一巡查、雨后必检查、极端天气全面普查的方式开展巡查工作。

以演练运行为重点,确保做到运行调度有序可控

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的底线思维,水利部门陆续开展了引航道水利枢纽、京口闸、虹桥港闸反向试运行和移动电站应急演练。演练模拟镇江城区遭遇强降雨,金山湖、古运河水位急剧上升,闸站需启动水泵机组进行应急排涝时突发市电故障,进而紧急启动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的场景,有效检验设备运行情况。

组织金山湖闸站管理所、古运河闸站管理所、风光带管理所立足岗位实际全面开展防汛度汛培训;邀请专家针对城市水利实际情况开展防汛度汛授课,并开展城区堤防失稳、极端天气等情况下的“桌面演练”,通过“一线人员直接参与、技术人员靠前指挥”“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细之又细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实之又实抓好防汛应急保障,不仅检验了引航道水利枢纽及古运河、虹桥港沿河各闸站机组设备的性能,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应急规范操作能力以及协同作战水平。

以科技服务为助力,筑牢城区防汛“智慧防线”

以科技赋能防汛抗灾为核心,市城市水利管理处着力构建防汛抗灾“人防+技防”协同体系,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等全链条,织密智能化防汛“安全网”,为平安度汛提供坚实保障。

汛情监测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实时掌握城区各闸站雨水情、气象、预警信息、防汛一线实时视频等各类信息,为汛期应急指挥和抢险救援提供了科学、高效、直观的辅助决策支撑。为各闸站建立了自动化控制系统,严格执行开关闸安全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实现远程开关闸、水泵开停机、上下游河道监控一体化管理,确保闸站运行安全。在河道堤防管理过程中,引入无人机巡河技术,采用“人防+技防”相互配合的方式,利用无人机参与巡河,飞行至人力不易到达的水面、死角,不仅监测更全面更细致,而且大幅缩短巡查时间,提高巡查效率。

接下来,市城市水利管理处将积极应对汛情,通过强化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极端天气动态研判、联动响应,细化防汛度汛与生态调度之间的运行矛盾。在市防指统一调度下,高度关注天气状况和预警信息,对主城区水情、雨情开展实时监控,持续开展排查整改、紧盯防汛工作重点,提升防汛工作能力、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做到防汛与水生态调度两手抓,切实保障度汛安全以及城区水环境质量。

编辑:朱超   校对:胡安琪   审核:徐毅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