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记者 陶立波 通讯员 陈国涛 梅莹)近日,一艘悬挂俄罗斯旗帜的货轮“奥姆斯基122”货轮缓缓靠泊镇江港。这艘载重3197万吨的散货船,满载货物2781.5吨,刚刚完成长达数月的海上航行。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入境无需等待现场检疫和纸质证书签发。
得益于镇江海关推出的“智慧电讯检疫”系统,“奥姆斯基122”在靠港后迅速完成了通关手续,第一时间投入作业,实现了“秒级放行”的通关新速度。
远程检疫上船,智能设备助力“秒级放行”
“以前有外轮入境,我们得提前24小时预约海关现场检疫,靠港后还需等待人员登船检查,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半天。”镇江泓翔国际船务代理有限公司业务员卞晨回忆道。
如今,情况大为改观。接到货轮入境计划后,卞晨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交了申报信息。镇江海关的“智慧电讯检疫”系统随即启动,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审单技术,对船舶来源地、航行轨迹及船员健康状况进行自动风险评估。
这套系统配备了便携式智慧卫生检疫设备,由外轮代理携带上船操作。设备集成了红外测温、视频通话和图像识别功能,宛如一个“移动海关”。
“就像用微信视频聊天一样便捷,”镇江海关运输工具监管科副科长王伟指着设备介绍,“经过培训的代理人员手持设备在船上巡查,摄像头实时传输画面,红外测温仪自动检测船员体温,数据和视频直接上传系统。”
在“奥姆斯基122”的检疫过程中,设备显示所有船员体温正常,未发现异常情况。海关后台人员通过远程视频会诊,快速确认船舶卫生状况达标,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
王伟解释:“智慧电讯检疫替代了传统现场检查,检疫人员无需登船就能完成评估,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接触风险。”数据显示,系统运行首月,镇江口岸无布控检查的入境船舶实现“秒级放行”,布控检查船舶单船检疫时间压缩60%,累计为企业节省船舶靠港费用超300万元。
对于“奥姆斯基122”这样的远洋货轮而言,时间就是效益。过去,若检疫拖延,船舶可能错过当天的作业窗口,只能滞留至次日。如今,靠港即检、检完即放的模式,让船舶得以无缝衔接装卸作业。卞晨算了一笔账:“每艘船节省3小时滞港时间,按港口费用计算,至少能为企业节约二百多元。”
数字证书上线,“跑窗口”变“点一下”
检疫通过后,“奥姆斯基122”还需领取《船舶入境卫生检疫证》,这是海关对无染疫船舶签发的通行凭证。过去,这张证书的办理是另一道“硬关”。
“我们得带着申报材料跑海关窗口,排队等待签发,有时材料填错还需要来回补件,费时费力。”镇江泓翔国际船务代理有限公司业务主管唐丽回忆起以往的经历,不由感慨。
如今,镇江海关推出的在线申领数字卫生检疫证书服务,让这一流程彻底简化。唐丽在办公室打开“单一窗口”平台,提交“奥姆斯基122”的检疫结果后,系统自动生成电子版证书。她点击下载,几秒钟后,证书便存入电脑。“全程不到5分钟,坐在办公室就能操作。”唐丽展示着屏幕上的数字证书,难掩兴奋。
与传统纸质证书相比,数字证书不仅省去了跑腿之苦,还具备存储方便、验证快捷的优势。海关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即可核查证书真伪,无需翻查纸质档案。王伟介绍:“这项服务是‘智慧海关’建设的重要一环,单船次办证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效率提升40%以上。”
“我们的目标是让船舶通关‘零等待’,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王伟透露,该检疫模式已入选海关总署首批智慧口岸建设试点项目。下一步,镇江海关将继续推进智慧卫生检疫设备应用,提升镇江港口的检疫水平,增强镇江港在国际航运和贸易中的竞争力。
编辑:刘天涯 校对:朱超 审核:沈菲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