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通讯员 朱嘉 记者 谭艺婷)随着对阵连云港比赛的终场哨声响起,镇江队首届“苏超”赛程落下帷幕。球迷观众的意犹未尽,网友游客的点赞评论,将这场足球与文旅融合的盛宴推向高潮。
回顾本届赛事镇江队主场作战期间,镇江文旅推出的文旅福利政策精准引流、“苏超”市集扩展消费场景、内场展示彰显地域文化、“读城”研学深化旅游体验,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探索形成“赛事+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精准施策,打造惠民“强磁场”
“苏超”主场赛事期间,镇江文旅围绕“引客入镇、留客在镇”的目标,通过整合“三山一渡”、茅山景区等核心文旅资源,联动体育、商务等部门,推出多层级、广覆盖的福利矩阵,以惠民政策实现全旅游要素的协同发力。
做好“票根”经济的文章。在省内较早推出凭观赛门票享受景区免费游的文旅政策,让球迷在观赛之余,能够畅游镇江的景区、街区,充分感受镇江文旅的魅力。实实在在的旅游红利,让球迷出行目的由最初的“观赛顺便旅游”演化为最终的“旅游顺便观赛”,实现了从单一观赛目的向综合文旅体验的跃迁。
当观赛球票与景区门票联动,“赛程”与“游程”无缝衔接,镇江文旅又进一步打通消费场景的壁垒,通过联动商务、体育等多部门,推出“赛事+消费”的创新举措,将文旅福利延伸至餐饮、住宿、交通等多消费领域,实现“观赛-旅游-消费”的无缝衔接。
当旅游成为赛事的看点,镇江文旅顺势将政策惠及对象由客场球迷延伸至客场市民乃至省外游客,推动文旅红利由点及面的释放,进一步放大赛事的辐射效应,让更多的游客因“苏超”而来镇江。游客的热情点燃了城市间的互动,也完成了体验者向传播者身份的转变,自发的分享拓宽城市的引流路径,推升镇江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与亲和力,大幅拉升我市综合消费数据,让赛事外溢效应惠及城市曝光度。每逢“苏超”主场比赛日,全市31家A级旅游景区游客量同期同比增长49.56%,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同期同比增长60.54%。
文化为核,激活消费“新场景”
“苏超”主场期间,镇江文旅以“城市即文化,文化即生活”为主线,通过“苏超”市集、“第二现场”等丰富多彩的集市形式,将地域文化、非遗传承与现代消费场景有机融合,全方位展示出镇江多元交融的文化气质。
在主场市集的呈现上,从最初的非遗主题单一展示,逐步升级为集非遗、手作、文创、潮品、地方美食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市集。既汇聚恒顺香醋、源春肴肉等老字号企业的美食品鉴,又吸引镇江博物馆、茅山景区等文创商家的推介展销;既有“大宋颠球侠”的有奖互动,又有“神秘嘉宾”的问答竞猜;既有本地乐队的精彩演出,又有球迷团体的激情助威。充实有趣的“苏超”市集成了城市文化的微缩景观,市民与游客在观赛之余也能近距离感受镇江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
“苏超”市集既服务球迷的观赛体验需求,也致力于地方的产业宣推。通过联合鱼跃医疗、英科医疗等一批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在市集设立专属展位,搭建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平台,在“苏超”市集的聚光灯下,推动企业借势出圈,助力企业实现品牌曝光与销售转化的双重提升。
市集不仅是展示本地文化的窗口,更是区域交流的舞台。在主场期间的市集上,镇江文旅都会为客队城市的文旅预留最醒目的展位,让到场的数万镇江球迷能最直接地了解客队城市。句容的蜜桃、丹阳的眼镜、扬中的河豚等特色产品也借机组团亮相。陕西渭南、辽宁沈阳、新疆可克达拉、西藏达孜等地对口城市、友好城市带来的当地美食、非遗、文创的展销,也让多元交融的主题市集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会客厅”,展现出镇江这座城市既能凝聚力量、团结一心描绘“同心圆”,又能敞开胸怀、结交挚友共享“朋友圈”。
深情展示,奏响城市“主旋律”
比赛哨响,绿茵场是镇江队拼搏的战场,哨响之前,绿茵场是镇江文旅展示的广阔天地。通过动员各界,协调政企联动,整合各方资源,以礼待客,以艺传情,充分展示出镇江的旅游价值与文化气质,在网络上收获了数不尽的好评与点赞。
以人文关怀点亮主场温度。数百位文旅志愿者的共同努力,让主场观赛的球迷感受到文旅服务的无微不至,于细节之处彰显了城市的善意与温度。
以艺术表达升华城市情感。在比赛开场前和中场休息时间,通过地方戏曲、现代舞蹈等多种形式,由专业演员、市民群众、中小学生等群体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演出。历史故事“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神话传说“白蛇传”,啦啦操“奔跑镇江”,无人机表演“诗意镇江”等节目,“以文化人、以情动人”,让观众在掌声与喝彩中读懂镇江。
以创意礼包激发观赛共鸣。从为南通球迷准备的伴手礼到为南京、无锡球迷准备的文旅“宠客礼包”;从宣传手册、景区门票到香醋、肴肉、锅盖面等特产,镇江文旅每次为现场准备的不仅是3万份的“宠客大礼包”,更是让球迷在观赛之后带走的“镇江记忆”。
研学旅游,厚植文化“深认同”
当“两小时的比赛”演化成“两天的行程”,当“一人的观赛行”演化成“全家的周末游”,镇江文旅顺应需求变化,率先推出了同时满足家人周末旅游与“苏超”观赛需求的游线。让游客以观赛之名,享受探索陌生城市的乐趣(见图 李斌 摄)。
构建丰富的研学体验。立足于“诗词之城”的独特禀赋,与“城市变迁”的历史脉络,结合镇江文旅近年来所开展的创新工作,在9部门联合打造的“人文、科普、农文旅”的研学旅游体系中,推介最具城市独特性的体验内容。
讲好鲜活的镇江故事。推出“观‘苏超’比赛·品诗意镇江”主题研学线路并设计课程,让游客在镇江博物馆,对话三千年的历史回响;在醋文化博物馆,体验恒顺的百年技艺;在西津渡,感受“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的往昔繁华;在京畿路,听老建筑群诉说近代史的自强不息。
镇江文旅借助“苏超”,进一步统筹本地研学资源打造研学产品体系,逐步构建覆盖全省的全域化研学旅游网络,在游客的体验中实现本地优秀文化基因的植根与传播,让“诗意镇江”的名片更加鲜亮。
编辑:缪小兵 校对:毛蕴劼 审核:徐毅 值班: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