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户籍限制、畅通参保渠道 我市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体系实现全方位升级

编辑: 胡安琪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9-24 22:59

今日镇江讯(通讯员 杨成 记者 杨泠在镇江,众多灵活就业者曾长期面临“养老何处依”的困扰。这一现状目前已经彻底改变。市人社局发布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经办业务指南》带来重大福音:参保不再看户籍,缴费方式更灵活,并针对大龄、新业态等不同群体精准施策,标志着我市灵活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进入精准化、人性化的新阶段。

覆盖更广:六类人群可参保 不受户籍限制

根据《指南》,我市明确六类人员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未在用人单位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依托电子商务、网络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平台实现就业且未建立劳动关系的新型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在本省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台居民、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以及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市参保不受户籍限制,极大方便了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市民群体。同时,政策也明确规定,参保人员首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龄不得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体现了政策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也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缴费更活:基数自主选择 线上轻松办理

在缴费标准方面,灵活就业人员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在省公布的当年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之间,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适当档次的缴费工资基数,按照所选基数的20%缴纳养老保险费。这种弹性缴费机制,有效满足了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参保需求。

在缴费方式上,我市提供了极为便捷的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线上,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江苏税务社保缴纳”小程序,或通过“苏服办”APP的“社保医保—掌上缴费”模块轻松完成;线下,可至税务部门指定的银行网点办理,或通过签订扣款协议的银行卡实现自动批扣。值得一提的是,线上渠道不仅支持为自己缴费,还可以为家人或他人代缴,体现了服务的人性化。

服务更优:全省首创“视频办” 模拟计算器助力养老规划

在经办服务方面,我市持续创新,致力于提升群众办事体验。线上办理可通过“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或“江苏智慧人社”APP,完成“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险登记”,流程清晰、操作简便。

尤为亮眼的是,镇江在全省首创社保业务“视频办”服务,通过电脑端或手机端即可与工作人员实时视频连线,获得“面对面”“手把手”的精准指导,解决了线上操作不熟练群体的实际困难,真正实现了“线上服务不缺位、温情沟通零距离”。

此外,“企业养老退休待遇模拟计算器”已在“镇江智慧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同步上线。参保人员登录后,系统可自动带入其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信息,一键模拟计算出退休后大致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这一智能工具不仅适用于临近退休人员预览待遇,也有助于正在缴费的年轻人进行长期养老规划,增强参保的预期性和获得感。

政策更暖:大龄领金人员可享缴费补贴 减轻缴费负担

针对大龄就业困难群体,我市推出了专项补贴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至2039年12月31日期间,对于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大龄领金人员”,当其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缴费时,其中按本省灵活就业人员最低缴费标准计算的部分,将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

符合条件的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通过江苏人社网办大厅、“江苏智慧人社”APP等线上渠道或至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线下一次性申领该项补贴。这一政策精准聚焦特殊群体,有效减轻了其参保缴费压力,体现了政策的温度和精准性。

退休更弹性:延迟退休分步推进 满足条件可自愿提前

《指南》对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市将分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具体为:男性原退休年龄60周岁的,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速度,逐步延迟至63周岁;女性原退休年龄50周岁的,按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速度,逐步延迟至55周岁;原退休年龄55周岁的女性,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速度,逐步延迟至58周岁。

政策同时强调弹性自愿原则,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可自愿申请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实际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底线。

此外,政策明确,目前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但从2030年1月1日起,将每年提高6个月,逐步提高至20年,引导参保人员形成长期缴费、多缴费的预期。

编辑:胡安琪   校对:肖方元   审核:陈路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