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修 不会修 没授权 我市新能源维修人才缺口如何“破局”?

编辑: 毛蕴劼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4-02 23:24

今日镇江讯(记者 赵静)新能源浪潮下,“绿牌车”加速普及。发展进入快车道的背后,维修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多地“2万月薪招聘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仍‘一才难求’”。我市新能源汽车维修情况如何?是否存在“用工荒”的共性问题?记者进行走访了解。


多家汽修店直言“不敢修”

面对记者的走访,焦山路多家汽修店直言“不敢修”“没有相关授权和资质”。一家经营了23年的汽修店店主表示,燃油车维修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模式化套用,而新能源汽车维修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路知识,上岗必须先取得高压电工作业证。

“我们店的维修工人有证,但缺授权。”塔山路某知名品牌加盟店店主邱雯坦言,5年前开始接触新能源车辆修理时,以雨刮器和轮胎的维修为主,不涉及电路。近年来,一些新能源品牌4S店倒闭后,店内才开始提供空调电机损坏、电池包更换等维修服务,“我们店的工人都是依照经验自学,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不过他们考证之后,薪资也会得到提升。”

更多的新能源车主则选择在4S店维修。“我的电车开了两年,还在维保期,中间也出现过碰擦剐蹭、挡风玻璃损坏等情况。维修方面我还是相信4S店,专业而且服务好。”新能源车主龙媛表示。


车企自建培训体系

那么,作为我市维修主力的各大4S店,人才配备是否充足?技术标准有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

官塘桥路某品牌4S店的总经理王远告诉记者,技术娴熟的钣金工和喷漆工月薪在1万元以上,门店紧缺。“这两类工种专业性强,需要积累一定的经验,难招!”10年前,该品牌店扎根镇江时,以销售燃油车为主,目前逐渐向新能源车辆转型。王远翻开近两年的销售数据告诉记者,纯电车占比为60%,其余都是油电混动。为了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门店售后部培养了近30名汽修工。“招不来专才我们就招学徒工,从拆保险杠开始学,熟能生巧。”近些年,该品牌店从镇江高专、镇江技师学院等高校招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实操培训新能源车辆的维修知识,平均月薪在7000元至8000元。

同样自建培训体系的车企,还有另一家综合型汽车生态园区。该园区涵盖奔驰、极狐、特斯拉等6个品牌,共60余名一线维修人员。工会主席兼人事行政经理杜爱琳透露,燃油和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工种清晰分开,招聘到人员之后先安排跟师实习,再接受厂家专业培训认证后才能独立上岗。“年轻人购买新能源车比较果断,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广,所以对售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口的人才太少,比较难招。”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技术缺口,园区自建商学院,向员工提供从销售到售后的一整套培训。


推动技师向全才转型

行业需求推动技师从专才向全才转型。有着10年从业经验的朱师傅一直从事燃油车修理,2年前取得了高压电工作业证,目前是一位机电工。在学习方面,他从不敢懈怠,“公司会定期组织培训,不同于燃油车的修理,新能源汽车还在智能化发展中,车辆从单一模块向集成模块革新,我们的技术也得跟上。”

拥有23年车辆鉴定经验的行业人士凌诚认为,新能源汽车维修需专业性强、经验丰富,否则无法精准判断汽车故障原因,导致工时和费用增加。品牌4S店价格经过行管报备,收费较透明,但目前镇江市区部分品牌汽车没有4S店,维修存在不便利性,“希望市场逐渐放开授权,让维修门店多点开花。 ”

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汽车维修分会会长万红宇表示,2024年1月至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登记注册1.9万辆,新登记车辆渗透率达45.2%,但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只有75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将推动维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编辑:毛蕴劼 校对: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