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安林海)“现在天气太热了,种菜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自7月1日出梅以来,夏季高温和雨水轮番来袭,给我市蔬菜种植户带来不小的烦恼。大棚里温度高得“瞬间冒汗”、可选择种植的蔬菜品种不多、每天的上市量“不大满意”都成为菜农们对盛夏生产季的直观感受。
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提醒本地菜农,近期高温、干旱与多雨交替,易导致蔬菜生长受阻、病虫害高发。菜农需围绕“降温、控湿、防病、抗涝”核心,积极做好田间管理。
温度湿度掌握平衡
“天气太热,为了让蔬菜正常生长,我们将大棚两边底部的薄膜打开一半,强化通风,降低棚内的温度,给蔬菜一个相对舒适的生长环境。”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蔬菜生产基地后发现,为应对夏季蔬菜大棚内的高温,农户们纷纷采取遮阳、通风等方式。
当下,蔬菜生产以设施大棚形式为主。“对于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来说,可覆盖遮阳率50-70%的遮阳网,高温时段(10:00-16:00)使用,早晚收起增加光照。”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棚要加强通风,有条件的棚室可早晚开启侧窗和顶膜,避免棚温超过35℃。
对于部分露地生长的蔬菜,农业专家建议农户采用与高秆作物(如玉米、丝瓜)间作遮阴、地表覆盖稻草或秸秆(厚度5-10cm)等方式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高温时段(11:00-15:00)向植株叶面喷洒清水,每隔两小时喷1次,降低叶片温度,同时提高空气湿度。
管好温,还得调好水。“我们建议农户选择在清晨(5:00-7:00)或傍晚(18:00后)浇水,避开中午高温,防止根系烫伤。有条件的基地可采取滴灌、微喷带等高效节水技术,切忌大水漫灌,避免裂果、烂根等现象发生。”农业专家表示,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进行,保持土壤湿度在60%至70%。同时,多雨时要及时清理沟渠,确保田间排水畅通;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沤根。
病虫防治“三管齐下”
日前,记者来到丹徒区中康专业蔬菜种植合作社,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部分大棚棚膜紧闭,棚内一些尚未采收的蔬菜已经发黄,另一部分大棚内则清理得干干净净,整洁的泥土被小型棚内拖拉机翻耕得松松软软。负责人朱广青告诉记者,他正利用夏季高温期间蔬菜空茬的档口,对已经采收的大棚进行高温闷棚处理,为秋茬蔬菜的种植做准备。少部分未采收的蔬菜也要进行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控。
夏季是蔬菜病虫害的高发期,霜霉病、疫病、炭疽病、软腐病等蔬菜疾病和蚜虫、粉虱、红蜘蛛、夜蛾类等害虫是蔬菜的“直接危害”。
“我们建议农户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收获后彻底清除残枝落叶,集中烧毁或堆沤腐熟,减少病虫源基数。同时,实行茄果类与叶菜类、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连作导致病虫害积累;番茄与大蒜间作、黄瓜与苦瓜套种,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病虫害。根据品种特性调整种植密度,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此外,可采取高垄栽培(垄高20-30cm),地膜覆盖抑草,降低田间湿度。”农业专家如是说。
在当下的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农户有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三种有效手段。以最为传统的化学防治为例,农户们要严格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如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避免滥用广谱性农药杀伤天敌。针对病害,农户要抓住发病初期(如霜霉病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时)用药,采用“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复配方式(如代森锰锌+烯酰吗啉)。
“在物理防治方面,我们建议农户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粉虱)和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每亩悬挂25-30块,高度与植株顶部齐平,每15-20天更换1次。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每3亩1盏),夜晚开灯诱杀夜蛾科害虫(如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开灯时间为19:00 -次日5:00。有条件的基地可采取棚室通风口覆盖40-60目防虫网,阻止蚜虫、菜青虫等成虫迁入,减少产卵危害。”市农科院蔬菜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防治方面,真菌性病害要选用10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喷雾;细菌性病害要使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液或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虫害中螨类、青虫等虫害可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鳞翅目幼虫防治可取用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栽培管理科学应用
“我种了30多亩菜,一共有40多个大棚,70%至80%的大棚里有菜。”7月14日一大早,句容市天佑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户周志付就骑着电动三轮车,拖着从大棚里采摘出来的茄子和辣椒。满头大汗的他,边拿毛巾擦脸边说:“目前温度太高,采摘时间受限,蔬菜生产也处在淡季,只有茄子和青椒两个品种,日均上市量也只有1000公斤左右。”
夏季高温、强光、多雨的气候条件对蔬菜生产挑战较大,农业专家提醒农户,在品种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耐热、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例如,叶菜类重点选择鸡毛菜、空心菜、苋菜、生菜、油麦菜等,瓜类耐热品种主要有黄瓜、丝瓜、苦瓜、冬瓜、南瓜等,豆类主要有豇豆、四季豆、毛豆、扁豆等,茄果类品种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等。
“耐热品种配合科学的管理技术是保障高产优质的关键。通过轮作换茬、土壤消毒等措施,减少土传病害,减轻连作障碍;采用高温闷棚杀灭设施内病虫害;采用高垄栽培,利于排水,防止积水烂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种植时还要注重肥料的合理施用,既要轻施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减少化肥烧根风险;也要薄肥勤施,追施高钾肥(如硫酸钾)增强抗逆性,叶面喷施钙肥防脐腐病;还要忌浓肥,高温下肥料浓度需降低30%至50%。确保夏季蔬菜平稳生产,让市民的“菜篮子”在炎热夏季拎得更稳。
编辑:朱超 校对:唐文卿 审核:陈路 值班: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