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报评论 | 让营商环境成为永久机遇和不竭动力

编辑: 缪小兵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3-30 23:07

□​谭浩俊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围绕杭州的话题也瞬间成为焦点。最终的落脚点,都聚焦到一个方面——营商环境。杭州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一个个“好”,也被摆到了其他城市的面前,成为其他城市反思的问题。

营商环境基于镇江,基本的评价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算好,也不算差。客观地讲,它也与镇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经济发展水平是与营商环境相匹配的,谁的营商环境好,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镇江有哪些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这座城市就有过一次又一次的挖掘,地理位置、港口、交通、产业、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地域文化、商业氛围等,没有一个不被撕开分析过,也没有一个不被认为具有丰富的优势内涵。然而,以上这些又似乎都没有成为镇江的先发条件。实际上,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经验来看,固态优势只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勉强能用的条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动态优势才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发展的关键。而动态优势归根到底,就是营商环境。而现在的营商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各类优惠政策的必要条件,一个是各种良好服务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比的是经济实力,充分条件比的是服务能力。对镇江来说,比前者,没有优势,功夫只能花在后者上面。

眼下,各地都在忙招商,下招商任务,定招商指标,抓招商考核。需要追问的是,在招商的同时,有没有关注本地企业的外流、外迁问题。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镇江企业的外流、外迁矛盾正在显现,有的地方还表现得比较突出。一些看似优势很强的产业,正面临比较严重的企业和投资者流失现象。在我们一些具有优势产业的领域,不少地方也在布局招商队伍和人员,用政策、资源、资金等将镇江的企业招走。也就是说,在费尽心机招商,千方百计扩大增量的同时,存量企业和投资者却在被别人挖走,这是最为可怕的现象。招商工作,绝不能陷入“狗熊掰玉米”的尴尬之中,增量要抓,存量更要保。唯有保住了存量的招商,才是有效率的招商。

商要招、要引,更要留、要安,要招得来、引得进,更要留得住、干得安。那么,提供优质服务就成为当下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而优质服务,显然不是成立一个行政服务中心和承诺几天办好所能涵盖的,而必须用心、用情、用诚意去打动、感动投资者和创业者。

笔者在调研中遇到一件事,一名创业者到政府部门办事,本计划先办理好前道手续,等几天再办理后道手续。可是,部门要求必须一天内全部办理完毕。创业者不理解,为什么非要一天内办理完毕。经了解,考核部门有规定,只有一天内办理结束,才能考核合格。这样的服务,属于优质服务呢,还是僵化服务?这样的营商环境,应当说好呢还是不好?所以,营商环境能不能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能不能成为投资者、创业者的永久机遇,能否成为镇江发展的不竭动力,可能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纸面服务、口头服务、表象服务。 (作者系镇江日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缪小兵   校对:赵静   审核:沈菲   值班: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