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李溟 方良龙)有四人间、双人间和单人间3种户型供挑选,房间配备24小时热水、空调、独立卫生间等,配套超市、健身房、桌球室、书吧、公共洗衣房、公共厨房等,每间月租金分别只要580元、800元。开业2个月的京口经开区人才公寓,不仅让人才住得好,而且让人才住得起。
京口经开区人才公寓
该人才公寓地处京口经开区产业发展核心区航空航天中小企业基地西北角,占地10亩,区位优势明显。既能满足中小企业基地内企业员工的居住需求,也能辐射整个京口经开区,甚至镇江经开区及丹徒区。
京口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京口经开区启动人才公寓建设,并于2023年完成装修,总投资近6000万元。主要由两栋楼组成,共有房间249间。截至目前,已对外出租房间59间,入住率近30%,入住总人数104人。入住的人才主要来自辖区内的金亿达能、宜药印务、江苏天海等优质企业,同时还吸引了镇江经开区上市公司常青树新材料科技的人才入住。
市领导察看人间公寓设施配套情况
日前,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娟对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多渠道推动人才公寓建设”进行领办督办。调研镇江高新区菁英公寓、京口经开区人才公寓运作情况,并听取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后,张娟对提案办理工作给予肯定。
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我市对于人才的住房需求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保障:
给予人才租房补贴。我市自2021年4月起实施人才租房补贴政策,由人社部门负责审核。补贴标准为,全日制本科学历每人每月600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800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0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2021-2023年,市区共发放租房补贴3830万元,惠及6314人次。
镇江高新区菁英公寓房间设施
给予人才购房补贴。我市自2021年4月起实施人才购房补贴政策,由住建部门负责审核。补贴标准为,“双一流”高校、在镇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补贴购房款30%,其中,博士生最高补贴额不超过20万元,硕士生最高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当年申请,次年发放)。2022年至今,市区共发放购房补贴395万元,惠及121人次。
给予人才公寓保障。我市现有人才公寓5111套、建筑面积40.16万平方米,主要来源是从公租房、安置房中转用,以及购置部分商品房和企业自建。截至目前,实际使用2731套,总使用率为53.43%。
据了解,我市不断加大力度为人才安居提供保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招才引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人才公寓建设还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规划布局与招商引资匹配度差、与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有差距等问题。
市住建局副局长贾泽栋透露,为加快吸引汇聚更多优秀人才,更好地让人才安居乐业,下一步,市住建局将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多项举措,进一步加大人才公寓保障力度。
推动人才公寓建设。深挖存量房源,考虑到人才居住要相对集中、配套要相对完善、物业服务要相对优质等因素,近期拟优选国有平台公司的存量整栋公租房、酒店式公寓用作人才公寓。目前初排符合条件的有精英公寓二期(丁卯魔方公寓)、九华山庄二期酒店式公寓两处。加大转用力度,市人社部门正在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市区范围内摸排闲置商办用房资源,寻找地理位置优越、市场价格合理的房屋改造为人才公寓,目前初步选址为京口区电力路迎江大厦、京口区双井路派酒店,总套数约120套,已进入户型设计等具体事项商定阶段。推动“以旧换新”,目前市住建局会同相关部门已制订出台市区房屋“以旧换新”政策,鼓励各级国有平台公司通过“以旧换新”,以存量商品房和安置房置换市民手上的旧房。对于旧房中符合条件的,将指导企业转为人才公寓使用。
镇江高新区青年人才驿站
加强人才公寓管理。加快构建“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打造“拎包入住”“拎包办公”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公寓商业化建设运营模式,加快引进高水平合作方,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建立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运营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各类人才归属感、幸福感,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加强人才公寓的日常管理,完善居住、娱乐、健身培训等生活配套设施,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来到镇江、留在镇江、扎根镇江”。
精心谋划加强储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重点企业需求,科学选址、优化户型,储备一批环境优、功能全、品质高的人才公寓,吸引更多人才入住,形成集聚效应。市人社部门正在以镇江经开区为试点,开展人才公寓入住需求调查,并逐步向丹徒以及全市范围延伸。结合规模以上企业用工情况、市场调研需求等诸多因素,我市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公寓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