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记者 朱婕 通讯员 刘凌雪)初创业规模小、房租压力大,怎么办?没有固定场所,怎么注册登记?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出台的《镇江市经营主体集群注册登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集群登记办法》)明确,经营主体只需通过一家托管机构获得合规注册地址,便可完成登记,省去独立租赁办公场所的成本,让低成本开办企业成为现实。
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指导处处长葛广研解释,根据我市新推出的“集群注册登记”政策,从事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经营主体,以一家托管机构提供场所地址作为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在该住所集中办公或由托管机构提供住所托管服务,组成经营主体集群。“集群登记不仅是登记模式的创新,更是降低创业门槛、释放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尤其对资金有限、缺乏办公场所的创业者来说,它能够有效降低开办企业的初期成本,提升登记便利性。”
此次出台的《集群登记办法》同时明确了托管机构和集群登记主体的责任,比如托管机构要为集群登记经营主体提供住所办理注册登记,并代理签收公函、信件以及提供联络等活动。集群登记经营主体也应当配合、协助托管机构履行相关规定。
在注册登记流程规范方面,《集群登记办法》提出,托管机构在完成变更登记,以及与部分或全部集群登记经营主体终止住所托管服务的,都应当向住所所在地登记机关报备。
“相较于传统模式,新办法通过便捷的登记流程,进一步降低了初创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对资源有限的中小微企业来说,省去了传统登记所需的住所证明及其他材料,可以让企业能够更快、更便捷地进入市场。”葛广研介绍,集群登记模式带来的便利性还体现在营业执照的办理速度进一步加快,经营主体可以尽早获得合法的经营资质,缩短了从申请到开业的周期。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通过规范地址使用、完善信息公示和建立监管联动机制,集群登记在放宽准入的同时并未放松管理。《集群登记办法》要求托管机构履行日常管理责任,登记机关则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实施监管,确保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实施集群登记过程中,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注重制度创新与服务优化,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集群登记地址的规范使用,帮助企业合规经营。同时,以多途径、多形式公布集群登记模式下注册的经营主体信息备案材料,帮助建立更为完善的监管联动机制。“我们将继续推进制度创新与服务优化,让更多经营主体轻装上阵,真正实现‘低成本创业、高效率运营’,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缪小兵 校对:郭淑娴 审核:陈路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