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仲涛 吴建祥 方良龙 王竹华)“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公元前485年,春秋时期著名贤人季子去世,孔子得知消息,仰天长叹并为他题写十字碑文。如今立于丹阳市延陵镇九里村延陵季子庙内的“延陵季子碑”,据称是孔子唯一留存的手迹。
画作《季札挂剑》
季子(前576-前485),姬姓,名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曾受封于延陵一带,又称“延陵季子”。他被后人尊称为“南方第一圣人”,与孔夫子并称“南季北孔”。季子“三让王位”和“徐墓挂剑”的故事千古流传。
九里村俯瞰
九里村位于丹阳西南角、香草河畔,村落源于春秋时期季子后人守墓繁衍,因距古延陵县九华里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秦汉时期,村庄初具规模。唐宋直至明清时期,九里为周边重要的商贸中心。抗日战争时期,季子庙千年古迹毁于战火。加之水运萧条、市场外移,小镇日渐萧条。
复建的季子庙
1999年起,借助弘扬季子文化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九里村深挖厚重历史文化,修缮恢复季子庙、崇福寺等一大批历史建筑,因地制宜实施田园景观改造。
经过多年重建、修整,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得到恢复,九里风景区初具规模。古村重新焕发生机,先后获得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九里村现有“延陵季子碑”等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九里季子庙会、马灯阵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季子铜像
沿着季子南路进入景区,街道两旁青砖黛瓦,古色古香。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庙廷”的季子庙飞檐斗拱、朱柱碧瓦,气势不凡。东南侧草坪上有季子铜像,季子目光如炬,双手执剑作挂树状。铜像基座上刻着唐朝诗人李白拜谒时所作“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诗句。铜像与邻近的诚信鼎、诚信赢天下亭等,共同展现季札谦恭礼让、诚信仁义的人格魅力。
季子庙前的沸井
季子庙前的沸井,沸腾千载不休。六口古井各相距尺许,井水三清三浊,清水清澈透明,浊水水色发黄、浓淡不一。用竹筒汲水品尝,似有雪碧味、苏打水味、硫磺味等不同口味,令人啧啧称奇。
九里村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贡献平介绍,史书上记载,最多时九里有百余口沸井,现今池塘中还能看到多处沸泉泛出。中央电视台曾以“沸井之谜”为题做过专题报道。专家推测,井下可能存在竖直状的地层结构,因此各井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和铁离子含量不同,从而导致味道和颜色的差异。
保存完好的季河桥
沿季河西行约200米,一座拱形石桥——季河桥横跨河上。此桥建于明代,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历经数百年而无损坏,桥堍石板上留有深深的车辙。桥身两边各嵌有两个石兽头像,似龙非龙,似狮非狮,似人非人,平添了几分神秘。据介绍,古人拜谒季子庙,需先经过季河桥,在桥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然后徒步走向季子庙,以示尊重。
露营基地内满树繁花 绿草如茵
在复兴古村古街的同时,九里村引入现代旅游元素,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在村西的亲水栈道上,水面码头区造型各异的游船一字排开,露营基地内满树繁花绿草如茵,沟渠对岸的百余亩粉黛乱子草绿意盎然,田头的“粉黛花海”打卡点标识尽显浪漫……
“粉黛花海”打卡点(资料照片)
“粉黛乱子草将于10月开花,花期持续一个多月,届时成片的花海如粉色海洋,浪漫醉人,吸引很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贡献平说,每年秋季盛开的粉黛和正月十五灯会,极大提升了景区的人气,高峰时景区日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
九里村“粉黛花海”(资料照片)
中午时分,香草河桥头的二婆家庭农庄内,几桌游客正大快朵颐。“草鸡汤、延陵鸭饺基本上是游客必点的美食。”农庄老板佘建平告诉记者,农庄当初在季子庙门口开业时只有8张餐桌,搬迁扩建后增加到30多张,旅游旺季则一位难求。“随着近几年到九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