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颗粒归仓 小麦应种尽种 我市“三秋”大忙圆满结束

编辑: 周迎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11-26 22:05

今日镇江讯(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张行)23.05万亩油菜播栽、109.73万亩水稻收割、小麦应种尽种……11月2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随着80.04万亩小麦基本播种完毕,我市历经一个多月的“三秋”大忙画上了圆满句号。

粮价上扬,种粮收益稳中有增

“今年的粮价很不错,算下来,1公斤粮比去年要多卖1毛钱。”11月25日下午,句容市边城镇种粮大户严秀林在合作社的大米加工线上忙碌着。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稻香。

打开记账本,严秀林指着销售数字告诉记者,今年1000多亩水稻于11月17日全部收割结束。稻谷不但品质好,售价也喜人,3元/公斤的价格比去年高出了0.1元。“别小看这一毛钱,按照南粳5055每亩超500公斤的产量,亩均增收就是50元。”

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今年全市水稻呈现亩穗数增、千粒重增、穗粒数持平的产量结构,预计单产达611.9公斤/亩,较去年亩均增产9.5公斤。

播种提前,节本增效成果显著

“今年秋收秋种真是天公作美,阳光充足,田不泥泞,收稻顺利,种麦也得心应手。”11月26日,丹阳市陵口镇种粮大户陈国法在自家农场检查完小麦出苗情况后,满怀喜悦地分享着“种植经”。

今年,陈国法种了1800亩小麦,用他的话说,“今年的小麦播种那是又足又好”。“今年秋忙,我采取边收割边播种的方式推进,由于水稻收割提前,田间墒情适宜,在保持边收边种的情况下,小麦播种结束时间也提前了10天,这为来年夏粮丰产打下了好基础。”

更让陈国法兴奋的是,今年秋播期间土壤墒情好,1800亩小麦全部使用机条播,不但确保了小麦播种的有效性,还大大减少了麦种用量。“去年由于水稻收割延迟,导致麦种下地时间都到了12月10日左右,不得已每亩地用种超过25公斤。今年播种早、墒情好,每亩用种只要17公斤左右,按照麦种4元/公斤的价格计算,光这一项,就能实现亩均节本30多元。”

多措并举,护航“三秋”生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护航“三秋”生产,市农业农村部门打出了一套精准服务的“组合拳”。“我们及时印发秋收秋种指导意见,召开‘三秋’工作会议,明确‘三秋’生产任务,部署秋冬播粮食生产布局。”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级适时成立秋收秋种工作小组,层层分解任务,加强信息调度,落实“日调度、周通报”机制,累计出动农技管理人员200余人次,发布进度提醒11期(次),联合气象部门发布“气象服务专报”14期。

农机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今年“三秋”期间,全市储备各类农机19.34万余台(套),成立应急作业服务队31个,设保供加油点77个,开展“送考进企”7次,核发新证576人,出动执法人员34人次,整改问题10条。同时,设立11个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8个农机维修点,落实农机用油“三优一免”政策,协调办理农机跨区作业通行证413张,有效保障了农机助力“三秋”农业生产的全面开展。

“在农技指导方面,我们及时发布秋播品种利用意见、麦油技术指导意见等技术指导文件,结合小麦量质协同行动开展秋播培训。据统计,温度及土壤墒情适宜,11月上旬适期播种比例51%,较去年提高19.36%。”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三秋”生产期间的农资安全,该局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开展执法检查,对全市406家种子门店开展专项抽检,共抽取样品102个,其中小麦种子样品50个,油菜种子样品48个,蔬菜种子样品4个,出动执法人员259人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确保“三秋”生产圆满收官。

编辑:缪小兵   校对:肖方元   审核:徐毅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