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明代王镇墓出土字画珍品限时展出

编辑: 谭艺婷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10-01 16:23

今日镇江讯(通讯员 陈韦韦 王嘉慧 记者 谭艺婷)9月29日至10月12日,明代王镇墓出土的夏昶《墨竹图》等8件国家一级文物亮相镇江博物馆《淮上风物留翰墨——淮安馆藏明清书画展》,替换此前展出的复制品,以原件展出。10月1日,国庆长假首日,不少游客市民前来观展。

据悉,1982年4月,在江苏淮安县闸口村出土了一座明代墓葬,据随葬墓志记载,墓主人王镇,字“伯安”,生于永乐甲辰(1424)年,卒于弘治乙卯(1495)年。在墓主人两腋下,各置有一卷书画,左一卷为水晶轴头,计8件,右一卷为檀木轴头,计17件,两卷共集字画25件。

墓志述:“处士王公,讳镇,字伯安,祖贯扬州仪真县人,曾大父洪武间始占籍淮安,遂筑室家,焉考讳文母凌氏,永乐甲辰年十月十二日生,秉性纯善为人质实,自幼读书循理,天性不嗜华靡。父叔好货殖,家资颇为足用,景泰间尝与纳粟售爵,再四辞不就,乃让与弟鑑受本卫百户职事,秉承先业治家勤俭生财有道,由是家益丰盛,天顺成化年间屡出粟赈荒,有司授以义官俱不受。古今图画墨迹最为心所钟爱,终日披览玩赏不替不啻,好色之娱目,美味之悦口,尤善识其真伪,收藏之顷不计价值……”由此可以了解到:王镇因家族经商,家境宽裕,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继承家业后生财有道,多次捐粮赈灾且不受赏官爵,只让他弟弟受了“百户”一职。王镇对字画情有独钟,玩赏时犹如品尝美味,而且还是鉴定的高手,对于收藏更是不计价值,甚至达到倾其所有的地步。

此座墓葬采用的是石灰与糯米汁浇浆结构,有较好的封闭与恒温功能,因此这些书画保存完好,墨迹犹新,十分难得。

编辑:缪小兵   校对:夏凡  审核:姜木金   值班: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