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任正甜 江罗瑞 记者 盛林娟)金秋十月,丹徒区谷阳镇华村村可谓喜事连连,前不久,前韦自然村片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通过验收,又传来境内3.12公里,覆盖6个自然村,辛华线农路黑色化提档升级项目工程顺利开工的好消息。家住华村村前韦片区70多岁的韦大爷开心地说:“现在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太大了,村庄变美了,道路也通畅了,生活在农村真是太幸福了”。
70多岁村民韦大爷所说的新农村建设变化,是丹徒区谷阳镇华村村近年来坚持将新农村建设、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善民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抓实干带来的喜人变化。该村地处连淮扬镇城际铁路丹徒站南侧,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全村辖21个村民小组,分属7个自然村,600多户农户,人口2000余人。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凝心聚力,穷则思变,打破单一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动脑筋想办法,广开发展渠道,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举措,硬是蹚出一条“稳农、兴业、惠民”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奋斗,村级经济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在华村村可谓人心齐,干事创业氛围浓,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村民创业搞大棚种植、传统制刷业升级改造方兴未艾,成为宜居宜业的一方热土。
在刚通过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验收的前韦自然村片区,在谷黄路与提档升级的村庄黑色化道路交汇处,一块巨石上刻有红色“幸福前韦”格外醒目。走在长约500米洁净黑色柏油路上,沿途刚修剪的树木花草错落有致,生机盎然;村前“当家塘”与东边相连的小河,水清、岸绿,周边柳树摇曳;法治文化广场东侧分设健身锻炼,篮球、乒乓球2个功能区,周边绿树环绕,公共卫生设施齐全;乡风文明宣传栏“村规民约”、反映新农村建设民生实事等内容的栏目前,成为村民健身锻炼驻足观看“打卡”热点。
据了解,该片区共2个村民小组,84户农户,在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该村先后集中拆除废弃猪舍、旱厕等70余处;拓宽石驳临水狭窄道路50米;见缝插绿,种植各类树木200多棵,并在河塘道路沿途栽种垂柳等树木花卉,美化、亮化了村庄环境,实现了村庄“水清、岸绿、景美”。
在刚开工的谷阳镇辛华线农路提档升级改造项目,是今年该村又一惠民“重头戏”。据了解,该路段呈南北走向,全长约3.12公里,是连接连淮扬镇城际铁路丹徒站、丹徒区谷阳大道、三辛公路与村庄的主要通道,沿途分布着6个自然村,近400户农户、10多家企业交通安全出行。该路段原为“华联路”,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砂石路,中途虽经过改造,但由于年久失修,道路破损严重,不仅严重影响村民、企业交通安全出行,而且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地的“堵点”。
为打通堵点,消除交通安全隐患,铺就和美村庄幸福康庄路,该村多措并举,积极与区、镇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在区镇的关心支持下,将其列为今年农路改造项目。在项目施工现场,村委干部和志愿者正忙着清理道路沿途杂草枯木,协调道路改造沿途用地等问题;村乡风文明促进会“五老”志愿者,听闻村庄道路提档升级改造后,也加入志愿服务活动行列……
据村党总支书记吴永宏介绍,目前全村已建成4个“口袋”村民健身公园,14个小型停车场,安装太阳能路灯300多盏,实现辖区道路路灯全覆盖,整个村庄由“局域”美向“整体”美推进。境内辛华线村庄道路提档升级改造,打通的是“堵点”,破解制约的是村级经济难题,搭建的是与村民的“连心桥”。
截至目前,沿途6个自然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浓,干劲足,纷纷主动无偿让出施工种植地块,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条村庄道路提档升级改造,不仅改变了当地交通安全出行条件,而且也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活力,同时也有力地助推了乡风文明提升,给和美村庄建设增添了“动力源”。
编辑:缪小兵 校对:肖方元 审核:姜木金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