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记者 朱婕 通讯员 贡晓亚)在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东纸业”)的原材料堆放区,一架无人机正围绕如山堆积的木片盘旋飞行,从不同角度精准拍摄。40分钟内,数百张图像实时传回企业的算力服务器,不到两小时,原本需要人工反复估算、误差较大的木片余量,便以极高的精度呈现在系统中。
这正是这家传统造纸企业向绿而生、向智而立、向新而行的生动缩影。从昔日的高能耗企业,到如今的国家级绿色标杆,扎根镇江28年的金东纸业,以绿色转型为突破口,借力数字化、智能化引擎,走出了一条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去年,金东纸业逆势上扬,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税收同比增长48%,进出口总额提升12%,并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水效领跑者”。
向绿,高质量发展底色鲜明
绿色,已成为金东纸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截至目前,企业在环保上的总投入已超过20亿元。
厂区T区二号路北侧整理车间的顶部,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光伏电板产生的电力随即传输至几百米外的光伏控制室……在金东纸业,“借光生能”已成为减碳重要路径。数据显示,2024年金东纸业5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年光伏发电超5000万kWh,节约燃煤1.5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约4万吨。
在节水方面,企业通过循环利用和技术改造,年节水量达700万吨,产生经济效益876万元。也因此,2024年,江苏省首笔“水权贷”光大银行2000万元贷款落地金东;江苏银行紧随其后,落地5000万元“水权贷”……为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金东纸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企业成立了“双碳管理工作委员会”,系统推进碳排放管理。2021至2023年,连续完成ISO14064碳盘查;2023年,复印纸产品碳足迹盘查顺利完成,并于同年世博会上推出“金旗舰”碳中和产品;2024年,胶版纸、涂布纸、白牛皮纸、热敏纸4大类产品也全部完成碳足迹核查,获SGS专家审核认可。
一系列扎实行动,促成“碳”路水到渠成:金东纸业连续三届跻身全国“水效领跑者”,成为镇江首批“无废工厂”,入选江苏省造纸行业低碳发展十强企业、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企业,以及国家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
向智,数智转型降本增效
在3号纸机包装区,一批批卷筒纸经复卷、贴码、包装、入库全部自动完成,所有信息实时同步至制造执行系统(MES)。
自2019年启动数字化转型以来,金东纸业以流程重构、数据驱动和系统标准化为支柱,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企业先后获评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先进单位、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并成为工信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中的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数字化转型不仅带来技术升级,更实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目前,金东纸业拥有全球先进的2条纸机生产线、2条涂布生产线和1条机内涂布生产线,可年产铜版纸200万吨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向新,科研驱动行业领先
创新是金东纸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引进8位博士开展前瞻性研究;建有6000平方米实验场地和339台(套)高端设备,拥有通过CNAS认可的国家级实验室,实现产品全流程自主检测。
依托国家级研发中心,金东纸业从原辅材料、造纸工艺到纸张应用与新产品开发,均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尤其在涂布纸前瞻技术领域,不断突破行业极限。此外,企业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确保技术始终走在行业前沿。
从环保投入的“成本项”到绿色资产的“利润源”,金东纸业的转型之路印证:高质量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两个转型、一个超越”战略指引下,金东纸业正以绿色为底色、智能为引擎、创新为动力,打造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同时也为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编辑:胡安琪 校对:缪小兵 审核:陈路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