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周迎 通讯员 贺宣扬)9月16日,2025“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镇江)专场推介活动在扬中举办。活动中重磅发布了《千年江南 四季乡约 ——镇江农业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以一个个优质乡村游点位串珠成线,编织出一幅“千年江南 四季乡约”的精彩地图,更为推动城乡“双向奔赴”增添了优质的推进剂。
丰饶乡产赋能休闲观光
刚刚过去的夏季,瓜果香在镇江久久萦绕。从桃的鲜、到梨的脆再到葡萄的甜,丰饶的特色乡产,是镇江乡村旅游绝佳的吸引力。
“我们家住南京,每年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来丁庄吃葡萄。不光自己吃,还得带回去给亲戚朋友品尝。”近日,来自南京的王先生和妻子驱车来到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在熟悉的农户家坐下,品尝一直爱吃的葡萄后,连夸口感一点没变,并告诉农户要买20盒带回去给亲戚朋友都尝尝。
位于丹徒区恒顺大道的中国醋文化博物馆,绵绵醋香沉醉着每一位参观的游客。作为镇江“三怪”之一的醋,跨越180多年的历史长河,依旧是当下的镇江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调味料,更成为外地游客认识镇江的重要印记。“我平时就很喜欢吃醋,平时吃面条、水饺都离不开它,这次来这里参观,了解到了镇江醋文化的发展历史,十分高兴。特别是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种类的醋和深加工产品,我得多买点带回去尝尝。”苏超比赛进程正酣,不少外地游客跟着比赛游镇江,而中国醋文化博物馆,已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
从追求口感的跨市求购,到随球而动的主动打卡,丰饶的物产,已成为镇江乡村休闲游的重要载体。而镇江的丰饶物产还远不止于此,戴庄村的有机稻田香飘远方;鲜果长廊里,丁庄葡萄垂落水晶帘,杏虎水蜜桃裹着绒绸与众不同,白兔草莓点染朱砂;茶山云雾间,金山翠芽凝萃晨露,茅山长青氤氲春色;碧波荡漾间,是银鳞点点的扬中刀鲚……这些,共同诠释着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深刻内涵。
当下的镇江,正用传统农事智慧与现代科技的邂逅,以多元产业为经纬,织就一幅生生不息的乡产锦绣。
优势组合激发旅游热情
钟灵毓秀的镇江,因农文旅融合而焕发时代新韵。目前,我市拥有5条全国休闲农业精品线路、11条江苏休闲农业精品线路、10条市级乡村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串联起“红韵传承、景致探幽、趣意体验、养生秘境”的四重维度体验。2024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过23亿元。
登圌山纵目,赏江花似焰;踏青石板路,闻稻谷清香,当下的镇江是桨声灯影里的梦里水乡,更是味蕾与乡愁共同栖居的诗意乡野。
把飨字拆开,是乡土的馈赠和舌尖的盛宴。在镇江,16道“苏韵乡情 百味乡食”,带着游客品味舌尖上的江南。其中,丹徒水晶肴蹄里藏着三百年时光的琥珀,让文化脉络在美食旅游中绵延;“中国金奖”丹阳红烧品牛甲烧出产业振兴的金钥;“句容十大地标”之一的新坊老鹅,用红泥灶火煨出美食街区;扬中红烧河豚,以春笋入味,熬出千年渔文化的浓醇;最是东乡云飏汤的香味,自乾隆年间的晨雾中飘来,百年老味愈久愈深……
在山水梦境与诗意田园里休息,在时光的静谧中找寻童年的记忆。不少喜爱到镇江游玩的外地游客,对镇江的“乡村栖居”也并不陌生。句容的葛根宴唤醒山野本味,茅山温泉雾霭涤荡尘世疲乏;二圣湖的波光摇碎月影,果园的清香漫入枕畔。这里既有“推窗见山,卧听涧鸣”的隐逸趣味,也不乏亲子研学的大地课堂、青年团建的田园派对。当晨曦穿透林雾,每个醒来的人都在山水田园间找到了自己的诗意栖居。
品牌打造推动乡韵“镇”浓
这一方浸润着千年文脉、跃动着自然生机的诗意田园,正以生态为底、休闲为笔,编织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来镇江,邂逅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眼下,苏超的比赛正酣,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当地特色,通过举办苏韵乡情等活动,推介镇江“乡产”“乡游”“乡食”“乡宿”品牌,助推镇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在2025“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镇江)专场推介活动中,还专门推介了“跟着‘苏超’去乡游”——“一码通”暨镇江“乡产优品”IP,让镇江特色农产品深入人心。
“近年来,镇江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两山两水六分田’的自然禀赋,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聚焦休闲旅游农业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跨区域协调步伐。同时,在围绕南翔火龙果、杏虎水蜜桃、白兔草莓、丁庄葡萄、江心洲柑橘、宝堰美食、特色水产品等优势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深度融合文化、康养等新型业态,明确发展特色,强化品牌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深挖各市、区的鲜明农耕特色,探索推进带着“乡土味、休闲味、文化味”的休闲农业,助推镇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编辑:胡安琪 校对:唐文卿 审核:徐毅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