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新闻丨文旅第一县与第一省

编辑: 赵静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1-09 21:50

□ 华翔

《镇江市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和《关于促进镇江市假日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在广泛征求公共意见。也就是这个时候,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出炉。浙江安吉,一个只有60万人口的小县城,再一次排名第一。而从2019年开始,它已经是连续6年蝉联这个首位了。既不是经济强县,也不是近几年出圈的网红城市,却能够如此“长红”,颇为值得我们在制订自己城市的行动计划与实施意见时学习借鉴。

图片

公众号“国民经略”近日有文《中国文旅第一县,为何一直是它?》分析了安吉的成功之道——“安吉的出圈,并非一顿烧烤、一碗麻辣烫所刺激起来的,与其说是城市营销的胜利,不如说是良好的文旅资源、多元的产业生态、丰富的生活服务与数字技术赋能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譬如多元的产业生态,安吉有安吉“村咖”、白茶之乡、亲子旅游第一县、长三角露营天堂、“到安吉玩水去”、最美乡村图书馆群、世界最大生态博物馆群、文化主题民宿群等一大批IP;再有丰富的生活服务,安吉有300多家咖啡厅,论人口密度不输上海;有1800家民宿,更有9家国际高级品牌酒店,堪称全国高端酒店最多的县城之一。文章如是表述:“如果说自然生态让安吉获得发展文旅的“第一桶金”,邻近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让其得地利之便。那么生态、美食、休闲、文化、非遗、养生等多元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则是催化剂,而数字技术下沉带动的新消费、新业态,则将整个网红经济全面盘活,最终不仅留住了异地流量,更带动本地消费扩容。”

安吉的打法,简单地总结,就是重视整个文旅产业生态的构建。在另一篇分析浙江省文旅发展的文章中,我们同样能够看到。公众号“城市进化论”去年9月刊文《经济大省,也想靠文旅“上大分”?》,提出浙江文旅赢在“全域”思维。而这个“全域”思维,有空间上多点开花,也体现为发展思路的全局化。譬如浙江从2003年起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面貌的变化,改善了经济和民生,也为民宿和乡村旅游提供了可能。无数个农村的改变,为发展县域旅游提供了基本保障。文章总结:“浙江发展旅游的思路不是光盯着旅游单点突破,而是在多领域综合联动中,带动文旅发展。”

图片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文旅第一省广东。早在2012年,广东就以7389亿元的旅游收入位居全国第一。除了疫情三年,在过去十余年间广东旅游收入几乎都位列第一,时常占据全国旅游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但事实上,广东省既没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截至2023年,中国有57项世界遗产,广东仅2项;也没有众多的5A景区,截至2024年2月,全国339个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广东仅以15个与山东、河南、湖北并列第四;包括,当近几年城市“网红出圈”此起彼伏,文旅局长疯狂内卷的时候,广东文旅也是佛系沉默。依然能拿下文旅第一省的位置,广东省同样是靠整个文旅产业生态的构建。

公众号“秦朔朋友圈”曾刊文《旅游第一大省是如何炼成的?》,个中内容恰可以与安吉对比。譬如多元的产业生态。没有名山大川,但广东却有主题公园的集群化发展,广州长隆、东部华侨城、世界之窗、深圳欢乐谷、珠海长隆等一批主题公园在全国响当当。缺少观光旅游的资源,广东依然坚持对休闲旅游进行探索。2009年,广东就成为全国率先实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省份。再有丰富的生活服务。美食是第一标签,“食在广州”“厨出凤城”,还有“世界美食之都”的潮州;截至2018年,广东省内五星级酒店数量达108家,位居全国第一;遍布全省(特别是珠三角)的高速公路、铁路与地铁组成的便捷且高效的交通网络,令游客出行畅通;而广东发达的第三产业背后,正是得益于一流的服务水准。《新周刊》去年2月的文章《排名第一的旅游大省,你猜不到》中即有言:“很多时候,旅游卷的不是风景有多美,而是住宿环境、美食口味、购物娱乐体验,甚至是交通通达度的好坏。”

琢磨文旅第一县与第一省的成功之道,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两点。其一,文旅产业,吃住行游购娱都有,所以,绝不是文旅企业、文旅部门的单打独斗、单点突破,而需要全社会各行业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形成相关产业全域联动大格局。其二,发展文旅,绝不能一哄而上什么流行就做什么,而是要培育构建文旅产业生态,尤需上升到一级政府的最高层面来顶层设计、全局统筹、全力推动,打出一场攻坚战。

图片:安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