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内卷式”竞争提出明确安排,要求打破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所谓“内卷式”竞争,本质是延续传统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众多经营主体在存量空间里激烈竞争,最终造成资源配置不当,创新动能被严重削弱。在“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马明龙提出的区域协作路径——依托上海、南京等“高峰”隆起,让镇江“山坡”不断抬升,这为破解难题提供了实践方案。
镇江的发展经验显示,区域协同能有效转化“虹吸压力”为“发展势能”。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镇江主动构建“龙头在上海、配套在镇江”的产业布局,为C919大飞机提供90%舱内装饰件、50%铝材及复合材料结构件,同步发展通航运营与职业教育服务。这种差异化协作模式既避开与中心城市的直接竞争,又通过产业链分工形成特色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句容市依托区位优势承接南京产业外溢,2024年新签约项目中南京关联投资占比达56.5%,充分验证了"融合越深、发展越快"的协同规律。
此外,制度创新是区域协作的重要支撑。镇江积极参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南京都市圈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与上海普陀区签订协同创新备忘录,推动航空复合材料创新联合体建设。这种跨区域创新网络突破传统"政策返税""代建厂房"的招商模式,转向技术共享与要素流通。2024年航空产业实现开票销售560亿元,印证协同创新比简单政策输血更具产业激活效应。
镇江的实践与中央政策导向形成契合,这个思路正在重塑地方经济发展生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明令禁止地方差异化补贴,而镇江构建的"沪宁研发+镇江智造"产业分工体系,共同指向同一治理逻辑:破解内卷必须超越零和博弈,建立价值共生体系。如同C919产业链跨区域协作所展现的,镇江通过精准卡位配套环节,既规避价格战陷阱,又为长三角航空产业集群贡献不可替代的节点价值。
镇江的做法揭示,破解内卷竞争的关键在于重构区域竞合关系。当城市发展从"政策洼地"转向"创新高地",从"要素争夺"转向"价值共享",才能实现“山坡”与“高峰”的协同发展。这种以协同替代对抗、以互补替代重复的发展方式,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治理"要求提供了生动的区域样本。
编辑:朱超 校对:赵静 审核:曾海蓉 值班: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