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记者 吴韵晗 通讯员 侯子坤)如何运用人大思维紧跟市委步伐、运用人大方式支持政府工作、运用人大办法解决现实问题,让代表知政建言更有含金量?8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以一场持续两个小时的政情通报会,给出回答:以政治建设统领人大工作,围绕中心大局同向发力,畅通代表知情问政渠道,凝聚发展攻坚合力,让人大履职更有实效。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这场政情通报会不仅亮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更搭建了代表与政府间的直通车。与会市人大代表肖涛感慨:“政情通报会就像打开了一扇全景视窗,让代表对我市产业布局、项目招引、人才政策、民生实事等全面了解,更加精准把握履职方向,更好聚焦中心大局建言献策。”
一组“活力数据”
尽显经济发展活力
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深刻折射出时代的脉动。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7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列全省第四位。”
“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交流,深化与长三角、大湾区重点城市产业合作,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1202.4亿元。”
“‘苏超’赛事推动文商体旅加速融合,全市纳入监控的31家A级重点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消费额分别增长27.5%、25.1%,银联文旅行业消费贡献度超过三成。”
“2025年十二大类40项民生实事,14项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3项超序时推进,其余23项正有序推进。”
一项项亮眼数据显示着实干担当扛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政情通报会上,市政府晒出的“成绩单”,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改善的悄然变化,见证克难奋进中交出的来之不易的答卷。
数字背后是这座城市的奋进脉搏。市长徐曙海说,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大抓工业经济,持之以恒建强园区载体,狠抓项目招引建设,聚力培育发展“四群八链”主导产业。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行动,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精耕细作推动城市发展,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精心谋划建设水运强市,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扎实推进镇江港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大力开发沉浸式旅游项目、培育发展赛演经济,加力推进文商体旅融合发展。动真碰硬推进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战略化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聚焦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谋划实施更多民生项目,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
一份“堵点”清单
锚定目标同向发力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
代表履职中发现,一些问题还是被反复提及、一些矛盾还在困扰企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
“苏南储备粮仓储建设项目,请求相关部门单位对项目二期征地范围内的一条高压走廊进行迁移。”
“中阳熔炉设备生成项目和仁乔双螺杆机核心零部件生产项目,希望加快审批流程,衔接好两地块开工建设时间,提升项目整体开发效率。”
“江苏和正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希望上下班时段开通特快公交,解决外来人才职工子女就学问题。”
……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以“产业强市”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释放出一以贯之抓项目、久久为功抓产业的坚定决心。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是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期人大履职提出的明确要求。
“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扛起人大的使命担当。”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健郑重表示。
锚定目标同向发力,聚焦问题协同破解。各级代表积极履职,精准建言献策,走访收集和汇总问卷调研反馈的各类堵点问题,形成专题分析报告,整理出20项共性堵点问题和26项个性堵点问题清单。
如何运用法治的方式疏通堵点、攻克难点、化解痛点?随后,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关于打通堵点、推动实干,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议案”作出了《关于助推改革通堵点、实干担当促发展的决定》。
一套“组合拳”
凝聚代表攻坚合力
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部署“打通堵点、推动实干”专项工作,成立5个工作组,明确重点目标任务,着力破解瓶颈堵点、持续盯紧重大项目、提升履职作风效能,运用法治的方式打通经济发展的堵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痛点。
紧盯一批关键任务,持之以恒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开展一次问卷调研,摸排各领域堵点问题重点督办;坚持一批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听取相关专项报告;实施一次执法检查,巩固乡村振兴、促进“三农”事业发展;深化一项创新试点,积极推动国有和集体资产监督向村级集体资产延伸;督办一批代表建议,以代表建议的解决率提升瓶颈问题的打通率;组织一场专题视察,看重大产业项目、文旅项目、民生实事等推进情况;开展一轮述职评议,检视政府和有关部门人员破解难题、聚力发展创新、改善民生等履职情况;推进一批立法调研,为全面深化改革、破除瓶颈、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套“组合拳”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每到一处,各专项工作组进车间、听介绍、问发展,深入企业和项目察看运营情况,面对面征询发展诉求,认真倾听发展心声,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助推营商环境提质、企业效能升级,全力为经济发展纾困解难、保驾护航。
寓支持于监督。市政府各部门大力推动问题解决,20项共性堵点问题全部明确了解决路径举措;26项个性堵点问题中,13项问题已经得到解决,9项问题正在持续推进,4项作出解释说明工作。
一年一个主题,围绕中心大局同向同行。本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围绕党中央“经济要稳住”重大要求,开展“稳住经济大盘”专项评议;围绕市委“项目攻坚突破年”部署,推进“帮项目攻坚、让企业敢干”专项工作;针对发展信心不足问题,实施“坚定信心、推动实干”专项行动。
汇聚全市人大合力,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产业强市战略实施,持续推动项目攻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编辑:朱超 校对:张兆勇 审核:徐毅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