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用奋斗的故事纪念茅以升诞辰130周年”作品展示(3)

编辑: 吴韵晗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11-25 17:28

从浙江钱塘江大桥到镇江茅以升纪念馆

作者:石 峰

第一次知道茅以升,是在语文课本上,记得有一篇课文,写的就是茅以升设计并建造钱塘江大桥的事迹。当时我就住在舟山,1997年的暑假,我去杭州游玩的时候,母亲的战友还特意开着车,带我去茅以升修建的钱塘江大桥实地参观。实话实说,在课本上看到的桥梁照片,与实景看到的大桥真的不可同日而语,也是站在钱塘江边,看看滚滚江水,我才实地感受到了茅以升建造这座桥的艰辛和不易。

在参观钱塘江大桥的时候,我压根也不会想到,在短短几年之后,我居然会到茅以升的家乡当兵,而且还转业留在了镇江,成为了茅以升的同乡。

来到镇江之后,我见到了茅以升路,见到了茅以升中学,也见到了茅以升纪念馆,可以说镇江人民从来就没有忘记茅以升这位优秀的镇江儿女。在参观茅以升纪念馆时,我不仅详细了解了钱塘江大桥的整个建造过程,还知晓了建成后大桥的曲折命运。尤其是看到1937年12月,为迟滞日军进攻杭州的军事行动,茅以升亲自参与了炸桥行动这一段时,不禁为茅以升的民族大义唏嘘不已。大桥就像工程师的孩子,要炸桥无异于扼杀自己的孩子,下令的那刻可以想象茅以升的内心是多么的绝望,但是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茅以升还是毅然痛下决心。钱塘江大桥通车仅仅89天,就被炸断,茅以升挥泪作了《别钱塘》七绝三首。其中之一是“陡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终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如愿修复了大桥。新中国成立后,钱塘江大桥又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杭州一张亮丽的名片。

对于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十六个字进行了高度概括,即“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今天,茅以升建造的各种大桥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桥的使用寿命也远超当时建造时的预期寿命。可以说,茅以升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制造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这条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技术型人才接续努力,因此,大力弘扬以茅以升为代表的工匠精神,让“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茅以升的家乡,镇江在宣传、推广、传承这种大国工匠精神上更是应该责无旁贷。我们要积极主动作为,把茅以升的事迹和精神代代相传下去,鼓励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让工匠精神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开出娇艳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制造果实。

文字整理:吴韵晗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干光磊   校对:胡安琪   审核:陈路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