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用奋斗的故事纪念茅以升诞辰130周年”作品展示(5)

编辑: 单杉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11-26 20:36

茅以升精神永铸丹徒大地

作者:鲍明成

1896年,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的茅以升诞生于丹徒县(今丹徒区),这片沃土早早在他心中播下了“建桥报国”的种子,他的精神早已融入丹徒的血脉,如今的丹徒大地上,处处可见他的精神印记。

漫步润扬大桥下的(丹徒世业镇)茅以升公园,纪念馆内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倒映着长江对岸的青黛远山与粼粼波光。穿过多级石阶进入馆内,2000余件文物史料静静陈列:泛黄的钱塘江大桥设计手稿上,铅笔线条依旧清晰,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昼夜钻研的痕迹。按比例复原的大桥模型前,游客们驻足凝视,仿佛能看见当年钢梁架设时的繁忙景象。互动展区里,来这儿研学的孩子们正通过VR技术“亲历”炸桥与复桥的历程,稚嫩的惊叹声为这份厚重的历史注入了鲜活气息。一群群孩子一边聆听讲解,一边凝视珍贵的史料、实物等,打内心对这位巨匠的精神所钦佩,被他敢闯敢试的勇气所折服。

公园外,茅以升路纵贯丹徒南北,双向六车道的沥青路面整洁平坦,香樟与银杏的枝叶在两侧交织出浓密的绿荫。春天,新叶萌发的嫩绿与旧枝的深绿层次分明;秋天,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人行道,踩上去“沙沙”作响。这条路不仅是交通枢纽,更像是一条精神纽带,将茅以升的匠心与担当融入城市肌理,让往来行人在不经意间感受巨匠精神的浸润。清晨,老人们总会牵着孩子在此散步,指着路旁的宣传栏讲述茅以升“毁桥守国”的壮举;傍晚,路灯亮起,光影交织,居民们仿佛能看到巨匠的身影与现代都市的繁华交相辉映,诉说着精神传承的故事。

2020年起,丹徒乗承茅以升先生的“奋斗”精神,传承茅以升先生“习而学”的教育思想,茅以升实验学校和该校悦山园校区相继开门办学。校园内,“奋斗乃人生之桥”的校训被镌刻在教学楼的醒目位置。课间,操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有序运动。教学楼里书声琅琅,偶尔还能看见学生们围着展示栏,认真阅读茅以升的生平故事与桥梁科普知识。每年9月的“茅以升精神进校园”活动中,桥梁模型制作大赛、科普讲座轮番上演,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科学精神,让巨匠的理念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丹徒城乡,关于茅以升的记忆无处不在。“茅以升家乡奖”的表彰名单都会在本地媒体公布,那些扎根土木建设、教育一线的优秀人才,用实干传承着他的精神。老人们在茅以升路或公园闲聊时,也总会说起茅以升返乡的往事,言语间满是自豪感。就连文创集市铺内也摆放着许多以茅以升为原型的钥匙扣、书签、小布扇……让这份跨越百年的情怀真正融入日常。

茅以升的“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精神是丹徒人的精神财富,这位从丹徒走出的桥坛泰斗,用一生诠释了匠心、担当与家国情怀,他的精神如同长江之水,在丹徒大地绵延不息,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我们坚信,丹徒人民一定会弘扬和传承好巨匠精神,勇毅前行,书写出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文字整理:单杉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缪小兵   校对:肖方元   审核:徐毅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