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跟着地名读镇江”作品展示(30)

编辑: 卞婷婷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11-18 19:36

永安路:镇江街巷里的烟火与文脉长歌

作者:王康

在如今的镇江人眼里,永安路是当之无愧的美食“第一街”。若将西津渡比作端庄的大家闺秀,永安路便是那最接地气的市井儿女,不施粉黛,却生机勃勃。

这条街巷的故事,要从它的名字说起。它最初只是镇江南侧一条普通的南马路,直到1957年,因路北那条名为“永安里”的小巷,而被赋予了新的名字——永安路。

“永远平安”——这朴素而真挚的寓意,寄托着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最本真的愿望。半个多世纪过去,这个名字已深深融入街巷的肌理,成为每个穿行其间的人心照不宣的祝福。

资料图

走进永安路美食街,第一家店面的“镇江特色锅盖面”总是最先抓住行人的脚步与目光。只见面在锅里滚,锅在面中漂,老师傅手法娴熟地捞面、浇头,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岁月的沉淀。

配上一碟晶莹剔透的肴肉,蘸上镇江特有的香醋,再佐以细嫩的姜丝,这便是最地道的镇江早餐。然而永安路的美味版图远不止于此——五丁烧卖的鲜香、里脊肉串的滋滋作响、酒酿圆子的清甜软糯、郭记酱香饼的咸香可口,还有上海的熏鱼、徐州烤肉筋、关东煮、苗族锅盖饼、清真牛肉……天南地北的风味在此交汇,各种香味在空气中交织,构成一条立体的美食长廊。

永安路的魅力,远不止于满足口腹之欲。行至永安路30号,一座独特的民国建筑静静伫立——这是刘景韵旧居,如今的“镇江梦溪琴社”。

青砖砌墙,呈“回”字形结构,与其说是一座建筑,不如说是一位沉默的见证者。琴社的存在,让市井的喧嚣中多了一处安放灵魂的角落。想象一下,外面是沸腾的生活,里面是清越的琴音——这何尝不是一种最动人的和谐?

2021年,永安路完成了改造提升。路面平整、店面有序。改造后的街道既留住了老镇江的魂,又拥抱了新潮流。环境整洁了,设施完善了,但那份独特的烟火气不仅没有消散,反而在新的空间里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

如今的永安路,已成为新旧融合的典范,既是本地人的生活据点,也吸引着八方来客。这条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食街,承载着许多镇江人从小吃到大的记忆。

当夕阳西下,永安路迎来又一轮高潮。傍晚的美食街冒着浓浓的烟火气,远近的市民和外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各家美食店门前又排起了长队。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历史传奇,有的只是一日三餐的温暖,和一代代人的平凡相守。永安路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真谛——市井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文字整理:卞婷婷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朱超   校对:赵静   审核:陈路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