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2025年1月14日在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潘昌锋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办理各类案件12052件,57案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同比增长39%;13份法律文书获评全国、全省优秀;10项工作省级会议介绍交流,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推介;33人次获省级以上表彰。
一、坚持立足本职和服务大局紧密结合,筑牢安全发展法治防线
检护平安,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力投入更高水平平安镇江建设,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211人,起诉4567人。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充分履行反腐败检察职责。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惩治预防两手抓。
检察护企,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全力打造“镇合意·检先行”品牌。重拳惩治侵商害企犯罪,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454人、企业内部贪腐犯罪38人。加强涉企案件全流程监督。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与11地检察机关建立南京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联盟。
检察护绿,维护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加力提升,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117人,办理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11件。加强区域协同合作,与扬州等7家单位,9省(市)26个检察机关分别合作建立长江、大运河保护联盟,与市中级法院、市生态环境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共建世业洲环境资源司法修复基地。
二、坚持检察履职与司法为民充分融合,用心书写检察民生答卷
倾力保障民安。紧盯舌尖安全,办理食药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7件。市人大主任出题,检察、市场监管紧密协作,开展新业态食药安全专项监督。守护群众钱袋安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聚焦公民信息安全,起诉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10人。
倾心护“未”成长。零容忍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惩治也是挽救”,防止“迷途”孩子越走越远。认真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罪错未成年人依法不批捕8人、不起诉20人、附条件不起诉45人,帮教矫治300余人次。加强青少年犯罪预防。联合共青团、教育局等单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55次。
倾情扶弱助困。起诉侵老犯罪74人,起诉侵害妇女权益犯罪70人。积极当好“护薪人”。促推“无碍”更有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件20件。
三、坚持司法办案与社会治理有效聚合,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治罪与治理并重,促进社会和谐。保持“严”的有力震慑,依法从重从严从快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发挥“宽”的教育感召,探索犯罪梯次治理。创新普法宣传,持续打造优质检察新媒体。
监督与支持并重,助推法治进步。坚持制约有效、支持有力、协作有序,共筑法治“同心圆”。全面加强诉讼、执行监督。
精准与规范并重,维护公共利益。更加自觉扛起“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93件,提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249件。
四、坚持政治建检与从严治检有力契合,持续深化过硬队伍建设
以政治建设凝心铸魂。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推进文化润检。
以素能建设蓄势聚力。加强专业化建设。加强大数据赋能,与市数据局、市域治理中心等部门加强信息共享,积极研发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以作风建设健体塑形。狠抓业务管理,细化检察委员会、检察官联席会审议清单,出台结案审核等管理机制4项,修订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开展重点案件评查督察22次、个案督察63件。
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深化“请代表监督、让人民满意”两院行活动,向两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10次,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工作、参与司法200余场次。
2025年工作安排
一是以检察之为筑牢政治忠诚、提升政治能力。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常态学习机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检察履职全过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落实整改市委巡察反馈意见,统筹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品牌提档升级,以实干实绩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以法治之力服务发展大局、守护民生民利。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各类犯罪,协同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深化“365全周期”检察护企工作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持续加强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等领域产权司法保护,促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聚焦就业、食品、医药等重点领域,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持续做深做实检察为民实事。
三是以革新之策优化业务管理、提升监督质效。积极推进“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加强刑事诉讼全流程监督,加大民事支持起诉、民事执行等监督力度,统筹推进行政诉讼监督、行刑双向衔接、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不断提升公益诉讼检察规范性精准性,完善检察侦查一体化办案机制。建立健全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和质量管理机制,以高水平管理促进高质效办案。
四是以务实之举引领素能提升、打造过硬队伍。树牢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优化干部结构,储备后继人才。加强专业素能建设,狠抓岗位练兵和实战实训,加大专家型、领军型人才培养力度。抓牢纪律作风建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健全完善日常监督、内控管理各项机制,确保检察队伍纪律严明、作风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