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记者 谭艺婷 通讯员 杭菲菲)历经7个月的激烈角逐,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已圆满完成全部赛程。11月28日,镇江市第十七届运动会闭幕式在市民大厅举行。本届市运会以“活力市运 奔跑镇江”为主题,践行“贴近群众、社会办赛、安全办赛、节俭办赛”,圆满办成了一届“精彩、简约、安全”的体育盛会。

四年磨一剑:成果丰硕
市运会是全市规格最高的体育赛事,也是对我市四年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托起我市高质量运动员走向更高赛场的重要舞台。不久前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奋力拼搏、勇攀高峰,共获5金5银6铜的好成绩。本届市运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委会迅速行动、高效统筹。市运会共设有青少年部、高校部、群体部、老年部4个部别,共43个大项。参与人数超万人,其中领队、教练和运动员等近 9000人,裁判员 799人。赛场分布全市各地,形成了“市市有比赛、区区有活动、人人可参与、全市办市运”的总体格局。
全市运动健儿突破自我,有金必夺、有分必争,在各部别竞赛中奋力拼搏,在田径、游泳等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青少年部田径项目成绩再创历史新高,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124人次,超出上一届 67人次,同比增长117%,3人次打破单项记录,其中镇江一中的缪宇涵在200米田径项目中跑出21秒8的佳绩,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游泳项目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42人次,运动员丁恒铭在100米蛙泳项目中游出1分10秒66的好成绩,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
探索“体育+” :体现新意
本届市运会在参赛人员上,坚持全民参与,打破以行政区划为主的传统参赛模式,吸纳社区、俱乐部及各类企业单位等多元主体,覆盖了学生、工人、教师、医护人员、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各类群体,参赛者最高年龄75周岁、最小年龄3周岁。
在赛事设置上,既有传统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项目;也新设了近两年迅速发展的街舞、网球、桌上冰壶球等新兴项目;此外,还新增航空模型科技体育类项目;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爱好群体的运动需求。在承办方式上,坚持社会化办赛,本届市运会赛事项目中由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承办的,占比超过七成,其中群体部15个竞赛项目基本均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接,高校部赛事除田径项目外,其余均在高校内组织开展,进一步浓厚了市运氛围。
同时,我市积极探索“体育+”发展新路径,聚力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支持体育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重点将魔方、广场舞、轮滑三项兼具观赏性和时尚性的赛事项目,分别设置在万达商圈、悦然广场和凤凰广场,吸引众多市民朋友关注观看。为积极承接“苏超”热度,吸引关注流量,努力将足球话题进一步融入本届市运会中,加大青少年足球培育力度,共组织25支代表队435人参赛,60场激烈争逐关注人数众多,进一步浓厚了城市足球氛围。
奋进向未来:再战佳绩
本届公布的获奖单位名单包括:青少年部(小学、初中)金牌总数前六名丹阳市等代表团,青少年部(小学、初中)团体总分前六名京口区等代表团,青少年部周期输送贡献奖丹阳市等代表团,青少年部(普高、职高)团体总分前八名省镇江一中等学校,高校部团体总分前六名江苏大学等高校。
突显大众视角、精彩呈现。闭幕式后,与会人员还前往市民大厅,共同参观第十七届市运会体育摄影展。本展汇集甄选了其中80多幅代表作,一幅幅定格瞬间的摄影作品,串联起四年间镇江体育的精彩华章,多角度展现体育与城市相辉映、“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画面,生动诠释了四年来镇江体育在竞技水平、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蓬勃发展与丰硕成果,彰显了拼搏的体育精神与城市奋进力量。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市体育局局长许伟表示,接下来,我市健儿将全力备战2026江苏省第二十一届运动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五五”开局之年。
摄影:文雯
编辑:干光磊 校对:黄昕彤 审核:徐毅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