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诗词里的镇江故事”作品展示(93)

编辑: 曾海蓉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9-04 10:12

毛主席挥毫“北固楼”

作者:任德发

北固楼,历史悠久,天下闻名。历史记载,孙仲谋虎踞江东在此建都,造铁瓮城,刘玄德在此招亲结盟,北拒曹魏,梁武帝在此,称之为“天下第一江山”。历代文人墨客到此,皆有触景览物之情,表现在字里行间。而尤为突出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他写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现在可以说是镇江的城市名片。

辛弃疾,山东济南人,字幼安,号稼轩。(1140-1207),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豪放派的代表词家。在民族和阶级矛盾异常激烈时期,他热情宣传抗金,反对投降,拥兵万夫,积极抗敌,身体力行,深入重地取敌将头颅。奉表南归后,他始终坚持抗战,坚持北伐,反对偏安。他的一生是抗金志士的一生,同时在词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定的地位。

这首“南乡子”是他的早期作品(22岁),南归后不受重用,授差江阴签判,北伐无望,面对政治现实,他在北固亭怀古抒情,吐抒他悲愤忧虑的心境。历史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千百年来,这首词,连同他的心志、思想,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喜欢辛词的人,历朝历代都有,辛词与社会现实斗争紧密联系,成了时代的号角,抗战的武器,同样这一文学形式也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故事再从这里说起,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很喜欢古诗词,并有一定的造诣,对辛词是有特别的感情。据载,在上世纪1957年的春季,毛主席离开北京到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等地视察。林克同志当时是毛主席的秘书,据他回忆:当年3月20日下午,毛主席乘飞机由南京飞往上海,片刻,临窗俯望,看到万里长江在阳光照耀下,似银色飘带,紧靠飘带,有三座山丘临江而立,不错,这是镇江的上空,其时,他老人家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喜欢的辛词,随即铺纸挥毫泼墨,在万米高空中,写了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完后,毛主席还耐心地,逐字逐句给林克等随行人员讲解了这首词,俨然像一位国文老师。在讲到“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时,毛主席说这是借引了曹操的言语。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毛主席旁征博引,还讲到《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讲到这里,毛主席顺便给刘备以精炼评价: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

毛主席很欣赏曹操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直到晚年,他在练习书法时,还时常挥毫一遍又一遍地书写这句话。

时间到了2011年,镇江市政府重新修建北固楼,千秋功业的大事,各项材料、措施皆从优选择。笔者曾数次到现场参观,栋梁、立柱、门窗等木材皆为进口的金丝楠木,上梁那天,红布裹梁,鞭炮震天。

眼看竣工在即,“北固楼”匾额由谁来题写天下名楼,必须请个重量级人物题写,群议纷纷。最后确定,得知当初毛主席在镇江的万米高空,书写的辛词墨宝,存放在北京图书馆,随即派员北上进京,商榷其事,取得了毛主席的墨宝真迹的复制品,北固楼开放之日,毛主席的狂草体墨宝“北固楼”匾额,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将万世流传。

【附全诗】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根据导游介绍整理编写)

文字整理:曾海蓉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胡安琪   校对:张兆勇   审核:邱丽娟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