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新闻丨文旅,更当是道“前菜”

编辑: 毛蕴劼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4-10-10 19:14

□ 华翔

国庆假期,文旅是个大话题。节前舆论的一个担忧,似乎在现实中得到了部分证实。这就是“游客呼吁山西一定要接住这波泼天的富贵。”

典型的例子来自小西天。山西省临汾市隰县,一个小小10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因游戏“黑神话悟空”被世人知晓,其辖内的小西天景区,更因是游戏取景地,再有其千佛庵内精美的佛像加持,一时间人气爆棚,仅假期前两天就涌进了近3万人。应对如织的游客,纵然整个隰县几乎是全民动员,加入维护秩序、疏导交通的行列。隰县政府更是开放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供游客停放车辆,就连文旅副县长和公安局长都亲自上阵解决问题。但流量远超景区接待能力的现实囧境,还是让不少游客在景区喊出了“小西天,差评”的口号。以至于网络有言:“游戏种草、旅游拔草”。

《新华每日电讯》有评论《接住“悟空流量”,地方文旅要练好内功》。但现实问题是,内功可以好好练,但硬件呢?如今的城市“网红”,可都是“短红”。譬如淄博,国庆假期首日,淄博站发送和到达旅客约3.2万人次;作为对比,2023年4月淄博烧烤热度较高时,淄博站曾创下日发送和到达旅客合计近8.4万人次的历史纪录。更何况,一年中就那几个假期,我“上规模”“上设施”,假期之外呢,长草吗?另一方面,纵是“红”,颇多网红城市也是“人旺财不旺”。以哈尔滨和天水为例,在他们旅游出圈最火、游客流量最旺的今年1季度,哈尔滨3.7%的经济增速在东北四大城市垫底,天水市4.3%的增速不仅低于甘肃全省5.9%的均值,且在全省14个市州中位列倒数第四。如是,纵是“长红”又如何!事实上,仅仅发旅游财,对一个地方的经济拉动并不明显。公众号“新潮沉思录”就曾有文——《只靠旅游,撑不起新疆的现代化》。

所以,发展文旅产业,我们当思考一个更有效的打开方式。新华社9月1日报道,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接受记者专访,谈“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首次提出了“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文中如是写道:“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培育文体旅、文商旅、农文旅等融合发展业态,挖掘文化价值,壮大人文经济,带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解读这段话,我们可以看两位专家的表述。一个是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的“反弹琵琶”说。王志纲曾提出文旅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旅游1.0的“卖产品”阶段,旅游2.0的“卖文化”阶段,旅游3.0的“卖生活”阶段。“卖生活”阶段,正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通过一连串“旅游+”项目的打造,在城市整体环境和生活内容的宜居、宜游、宜业上突破,然后反弹琵琶,倒过来拉动投资,最后走出用现代服务业带动二次产业和一次产业的超越发展新路。另一个是城市发展智库“华高莱斯”创办人李忠的“为了城市抢人做旅游”说。城市繁荣,首要吸引人才、发展产业。李忠说,新经济时代下,城市引人的最新国际趋势已然从“城-人-产”发展到“文-旅-城-人-产”。 现代年轻人选择城市的逻辑,正在从“利益导向”转到“生活导向”。发展文旅可以让一个城市变得有趣、好玩,从而变得更有吸引力。并且,发展文旅还可以改善商务形象与招商环境,树立城市品牌。所以,李忠更提出——未来的文旅工作应当有充当二分之一的招商工作、四分之三的人才工作的行动自觉。

不仅是专家的表述,城市实践的案例同样存在。譬如成都。从旅游开始,以休闲文化为引,为成都带来了客流人流,更带来了世界对一座城市的关注,然后,带来了创意产业、IT产业、动漫产业等新兴产业。再有西安。以曲江旅游度假区“八马拉车”的总体战略策划,撬动了一座城市的“事变”。我们身边亦有案例。2020年的常州旅游发展大会就提出,把整座城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用景区的标准经营城市,实现全景化、全空间、全覆盖。因为,常州已然认识到——“全域旅游的背后,是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体现”。

当前各地政府空前重视文旅,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文化旅游是外来者对一座城市的最初认识入口,文化旅游也最能让一些存在感低的、陌生的地方,被别人知道,让世界看见。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大声说,文旅产业有着产业先导性的意涵,是具有经济带动性和龙头型作用的。但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更当清楚,文旅产业,于一个地方发展而言,或许更当是道“前菜”。“前菜”必须精心制作,因为它是“开胃”的。但更需要我们持续发力的,真正能“饱肚”的,或许是“前菜”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