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朱美娜 文/摄)1992年出生的刘国权是安徽阜阳人。2008年,他怀揣梦想来到丹阳,加入丹阳中通速递,如今已成为该公司下属承包区丹阳市区一部的负责人。16年前,刚进入快递行业的他,在经过前辈一周的指导后,便骑着电动三轮车,满载快递,开始了片区的收派件生涯。16年来,无论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他一直穿梭在丹阳的大街小巷,累计派送快递超百万件,投递准确率超过99%,并且保持了零投诉的记录,是同事眼中的业务楷模。
“丹阳是座充满爱的城市,这里的市民友善、邻居和蔼,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谈起第二故乡丹阳,刘国权脸上洋溢着笑容,“我刚到丹阳时,吃的第一顿早饭就是镇江特色的水晶肴肉面,配上香醋和姜丝,那独特的风味令我至今难忘,也让我一下子对这座城市有了归属感。”
深耕业务:以“活地图”和“小灵通”诠释专业
在深蓝色工作服的映衬下,刘国权胸前的党徽格外醒目。每天清晨7点,他准时出现在中通速递营业部。电动三轮车和两部分别用于沟通和扫码的手机,是他工作中最可靠的“老伙计”。卸货、扫描、分拣、派件……工作中的他眼神专注、动作熟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以前是一个人干,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现在组建了团队,实行揽收和派件分离的模式,效率明显提高了。”刘国权介绍,遇到客户着急的件就优先派送,需要揽收的件由收货员优先带出,确保每一份快递都能第一时间送达。如今,团队从早上7 点忙到晚上7 点,中午还能休息2到3个小时。“虽然工作仍然辛苦,但快递行业靠本事挣钱,多劳多得,心里踏实。”他笑着说。
在负责的片区,刘国权早已是一张“活地图”。“什么天气走哪条 路不堵车、哪个时间段送件效率最高,我都一清二楚。”十几年的收派工作,让他对区域内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小区、每一家商铺的位置都了如指掌。从网点到区域内任意地点,如何走路线最短、顺路还能收件,他都能精准规划。正因为专业可靠,客户在有寄件需求或快递出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总是他。
作为网点的优秀员工,每次网点开会,刘国权都会毫无保留地向其他承包区负责人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帮助大家共同提升。“吃透规则,才能用好规则”,是他一直秉持的工作准则。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次参加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后,都会认真梳理新条例,结合实际工作反复摸索,直到完全掌握细节。凭借对总部服务条例的深入钻研,他成了网点里的“小灵通”,还常常主动承担新入职客服的带教工作,耐心讲解业务知识和沟通技巧,帮助新人快速适应岗位。
“2011年和2012年那两场大暴雪,是我最难忘的经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国权仍记忆犹新,“雪下得特别大,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羽绒服被雪水、汗水浸透,冻得人直打哆嗦。但想到客户还在等着快递,我就咬咬牙继续送,直到晚上9点才送完所有件。那是我干快递以来最艰难的一天,但我知道,准时送达是我的责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辜负客户的信任。”
创新服务:以“精准化”和“团队制”提升口碑
刘国权对快递行业的“一心一意”,不仅体现在16年如一日的投入与付出,更反映在他不断钻研业务、创新服务理念的执着中。工作之余,他结合实践经验,整理出涵盖派件路线规划、客户沟通技巧、应急问题处理等内容的工作手册,并主动在团队中分享心得体会,帮助同事提升业务能力。
“刘师傅来啦!”每当听到这句话,丹阳市区的商铺店主就知道是“快递小哥”刘国权来收派件了。刘国权负责的承包区位于丹阳市中心,区域跨度约3公里,日常日均派件600多票、收件300多票。每逢“双十一”“618”等物流高峰,他和手下的3名业务员工作量成倍增加,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
此前,该区域因店铺密集、大货重货多、无驿站、快递柜少且距离远等问题,派件难度较大,客户满意度也不理想。2019年,甚至出现了部分客户流失的情况,他的收入也随之下降。“那段时间我很着急,反复总结,最终意识到问题出在服务上。”经过深思,刘国权重新调整了团队成员的分工:安排两人专门负责小件派送,一人专注大件配送,还特别设置了一名揽收员,处理标快、尊享件、生鲜件等需优先揽派的快递和紧急件。经过调整,区域内快件的揽派时效显著提升,客户抱怨也大幅减少。
在后续工作中,刘国权进一步细化服务,对客户进行分类梳理,通过日常观察总结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对症下药”提供精准服务,增强客户黏性。例如,针对写字楼客户上午工作忙、不便收件的情况,他将派送时间集中在下午2点到3点,直接送件上门。这一举措既为客户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派送效率,推动了区域内客户体验的全面升级。
在他的带领下,承包区派件效率提升20%,客户满意度从80%提高到90%。针对中高端客户对时效的高要求,他制定了“精准时间窗”派送方案:提前与客户沟通确认送达时间,优化分拣和派送流程,确保包裹在1 至2 小时内精准送达。这项服务使中高端客户的复购率提高了30%。此外,他借鉴外卖行业的高效配送模式,组建同城配送快速响应团队,将同城件的平均送达时间缩短至2 小时内,大幅提升了公司在同城配送领域的竞争力。
刘国权深知人才对团队发展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员工培训的工作。从基础的包裹分拣、派送技巧,到复杂的客户投诉处理与应急问题解决,他都倾囊相授。在他的培养下,多名新员工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为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调动团队积极性,他还创新推出“团队协作积分制”:根据员工日常表现、服务质量、业务量等发放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等奖励,也可作为晋升的重要参考。这一制度有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承包区业务量在一年内增长35,推动公司业务迈上新台阶。
热心公益:以“微善举”和“真行动”传递温暖
2022年10月,刘国权从朋友那里得知有人以个人名义向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孩子捐献衣物,他立刻萌生了参与捐赠的想法。他联合家人在微信群发起爱心捐衣活动,得到了群友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捐出家中干净的衣物。为了不耽误捐赠进度,刘国权利用下班时间,一次次上门打包募捐到的衣物,还自掏腰包承担所有运费,确保爱心衣物在降温前准时寄到凉山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温暖过冬。
从那以后,刘国权把公益当作“第二事业”:定期组织爱心募捐,为凉山的孩子送去学习用品、书籍和生活物资;主动参与社区环保行动,与志愿者一起清理小区、街道垃圾,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助力改善社区环境;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他会带着生活用品和节日祝福,走访社区孤寡老人,陪他们聊天谈心,为他们排解孤独。
在日常工作中,刘国权更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小伙子,帮我看看手机怎么操作?”听到居民求助,他立刻化身“科技员”,耐心讲解使用方法;“小伙子,这袋米太重,帮我扛上楼?”他又毫不犹豫地接过米袋,变身“大力水手”送到居民家中;“小伙子,我家灯坏了,帮我换一下?”他挽起袖子充当“维修工”,很快帮居民换好灯泡;“小伙子,去火车站走哪条路?”面对路人问路,他也会停下工作详细指引。一天下来,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但无论多忙,他总会伸出援手。“都是举手之劳,能帮到别人,我也开心。” 刘国权说。此外,他还坚持参与无偿献血,以小小的善举传递社会的温暖和正能量。
坚守初心:在“平凡岗位”与“日复一日”中书写热爱
一个人,一辆车,16年来,丹阳的街景随着岁月不断变化,高楼迭起、道路拓宽,但刘国权对快递事业的热爱与坚守始终未变。每天重复扫描、派件、装货、卸货的工作,看似枯燥,他却始终充满热情。
“刚入行时,觉得这份工作又苦又累,好几次都想放弃。但在家人的支持鼓励和客户的理解认可下,我慢慢适应,并喜欢上了这份‘苦中有乐’的职业。”刘国权感慨道,“每次准时把快递送到客户手中,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听到一句‘谢谢’,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如今,刘国权已从一名普通快递员成长为团队负责人,还获得了“江苏省最美快递员”“江苏省五一 劳动奖章”“省区优秀快递员”等多项荣誉,但他始终不忘初心。“这些荣誉对我而言,既是肯定,也是激励。未来,我会继续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带着对工作的热爱与对客户的责任,善始善终,把每一份快递准时、安全地送到客户手中,继续为大家传递温暖。”
图为受访者提供。
编辑:胡安琪 校对:唐文卿 审核:徐毅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