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镇江好产品”丨智农食品:一粒大豆的科技奇幻之旅

编辑: 陈志奎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10-29 19:42

全谷物深度研发,先后开发药食同源系列养生粉、代餐粥、谷物蛋白固体饮料、大豆乳粉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产品。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张兵)从一颗金黄的大豆,到一勺营养的乳粉,每一天,如此炫目的科技奇幻之旅都在江苏智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园区里上演着。不再是传统的豆浆或豆腐,而是化身为细腻的植物乳粉,智农食品用技术创新演绎着农产品的价值升华,也让传统谷物在现代消费生活中焕发新生。

从“土味”到“时尚风味”的转身

走进智农食品研发中心,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食物实验室”。一粒粒大豆在精准控制的发芽干预设备中悄然苏醒,在胚芽萌动的干细胞期被巧妙唤醒——这正是营养活性达到峰值的“黄金时刻”。该公司副总经理、营销总监范红田形象地比喻,“我们就像给谷物办了一所‘健身学校’,让它们在生命最活跃的时刻锁定营养。”这项创新技术不仅改变了谷物粉类产品的营养价值,更在口感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面对当下年轻消费群体对豆制品的口感挑剔,智农食品开启别开生面的“口味革命”。传统的豆腥味如何变得奶香浓郁?这背后是一场精密的食物“结构重组”。研发团队借鉴哺乳动物母乳的胶体结构,对大豆进行巧妙的“拆解重组”,个中研发的难度不亚于给食物做“微创手术”。通过水磨工艺和组分重组技术,技术人员最终研发出的植物乳粉不仅成功去除了豆腥味,还显著降低了嘌呤含量,让传统豆制品实现了从“土味”到“时尚风味”的华丽转身。

从产线“交响曲”到创新之翼伸展

漫步在占地1.2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正演奏着现代制造的“交响乐”。从大豆浸泡、乳化、均质到包装,全部实现在线控制。年产6000吨植物乳粉的生产线犹如精密的仪器,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实时在线调控,最大限度消除了人为误差,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不仅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也让传统农产品加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在市工信等部门支持下,智农食品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南粮集团等高校、企业积极开展合作。近年来,企业建成“南农-智农全谷物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插上了起飞的翅膀。截至目前,智农食品与南农已联合申报15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实际产品。

于食品企业而言,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智农食品筑起了三道坚固的防线,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对此,范红田颇有心得,“第一道是严控源头,让风险‘进不来’;第二道是精益生产,让风险‘不发生’;第三道是严把出口,让风险‘出不去’。”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管控体系,由此确保每一罐植物乳粉都经得起考验,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从新质产品拓展到双赢之路铺就

技术创新加持下,企业总体产值预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目前,新质产品——大豆植物乳粉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这款创新产品不仅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使用,还可以作为奶茶、咖啡以及烘焙食品的原材料,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范红田透露,企业已经预留了第二条生产线的位置,正在根据市场反馈稳步推进。眼下推出的胚芽米乳粉、萌芽黑豆粉等系列产品,只是企业植物基产品开发战略的序幕。

放眼未来,智农食品的规划蓝图中,科技赋能农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公司业已建成的现代农业综合项目,持续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正如范红田所言:“我们要用科技武装农民、服务产业,让农业更高效,让食品更安全,让生态更可持续。”

编辑:缪小兵   校对:黄昕彤   审核:徐毅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