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陆静宜 记者 林兰)当军装上的肩章随着岁月轻轻卸下,训练场里的号角化作社区里的家长里短,有这样一群人用新的身份,诠释着同一份担当。今年是镇江市军休一所成立40周年,军休干部们依旧未曾停下“向前”的步伐,无论是扶贫帮困、医疗志愿行动,还是社区服务、关爱下一代,他们在人生的“第二战场”上,用实际行动书写出一张张厚重而温暖的“有为”答卷。在他们身上,初心与使命早已化作一种习惯,一种坚守,一种奉献。
关怀入户:暖心托举幸福梦
走在老旧小区的街巷,常常能看见军休干部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组建了“银发戎辉·镇行动”医疗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用志愿服务和暖心慰问,在邻里之间搭建起通往幸福的桥梁。
“八一”前夕,大家相约来到老党员孙恒如的家中,送上诚挚的祝福与敬意。孙恒如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曾为部队后勤和战后重建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刚进家门,军休一所所长魏立勇就拉住孙恒如的手说:“我们来看看您,祝您节日快乐!”孙恒如虽已年近九旬,但精神矍铄,谈起之前的从军岁月还是激动不已。除了送上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军休干部们还为孙恒如量血压、测血糖,提供健康指导和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军休干部崔荣动情地说:“当年在部队守护家国,如今用部队磨炼的技艺和经验守护邻里,只要有人需要我们,我们就义不容辞!”
每年的“3•5”学雷锋纪念日,“银发戎辉·镇行动”医疗志愿服务队都会走进社区,把健康与关怀送到居民身边。军休干部陈步俊每年都会准时出现在现场,作为骨科专家的他,从答疑解惑到骨骼检查,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没有丝毫马虎,让居民们感激不已:“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下次你们一定要再来啊!”
温情同行:爱心点亮少年梦
8月虽酷暑炎炎,也难挡爱心公益的脚步,军休一所联合江东、江一、古城3个社区,举办了“圆梦助学爱国情”活动。6名学生在家长、军休干部和工作人员的陪伴下,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开学礼物”。除了送上助学金缓解学生们的就学难题外,军休干部们还纷纷各展所长,用自己的方式送上了关怀与成长鼓励。
军休干部李博在退休后成为了一名专职律师,一直奔波在公益普法的路上。此次,他带来了以“保护未成年的你”为主题的法律知识小课堂。课堂上,他与学生畅聊成长烦恼与校园生活,并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针对校园欺凌的防范与应对做了重点说明,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随后,“银发戎辉·镇行动”医疗志愿服务队的成员蔡成亮认真、细致地为家长们测量血压,分享日常保养技巧;而作为康复医学科专家的钱兴皋,正在义务为学生们筛查脊柱侧弯,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给出了健康指导,并讲解了防护知识。“我和同事已经义务筛查了近万名青少年,只要他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用专业知识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钱兴皋坚定地说。
在2000年的暑假,军休一所首次联合社区,举办了“圆梦助学爱国情”活动,这一坚持就是25年。军休干部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也感染了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铭记历史: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群素裳、白发的身影排着队伍缓缓步入——军休干部们佩戴党徽,神情肃穆,怀着沉重心情来到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伤痛与坚韧的场馆,重温历史、缅怀同胞。
在“遇难者名单”前,军休干部们自发排成整齐的队伍,向遇难同胞鞠躬致敬。军休干部徐惠明望着和平雕塑感慨道:“我们要把这份记忆带回家,讲给更多人听,用实际行动做给更多人看,珍惜和平,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军休一所集中组织大家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以光影为桥回溯抗战岁月,进一步激发全所人员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大家纷纷表示,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从苦难辉煌中汲取奋进力量,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为新时代新征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由镇江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提供。
编辑:胡安琪 校对:张兆勇 审核:邱丽娟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