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团山脚下,创新潮涌。近日,2025年新加坡高层次人才镇江行暨“双高协同”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合作交流会成功举行。这不仅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才智聚会,更是一次聚焦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扎实举措。活动旨在通过融汇新加坡高校的科研优势与镇江高新区的产业基础,共同绘制一幅从“实验室发现”到“镇江孵化”再到“长三角应用”的全链条绿色创新图谱,为区域性特色产业人才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交流会的重头戏——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中,6个来自新加坡的创新创业项目集中亮相,半数项目带有鲜明的绿色属性,直指水资源安全、能源转型与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活动主办方表示,这些项目不仅技术前沿、创新性强,更与我市重点发展的绿色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展现了新加坡作为国际创新高地在应对环境问题上的深厚底蕴与务实方案。
正视生命之源的保护难题,张景波博士带来了“快速检测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集成光流控暨富集浓缩系统”。她在路演中介绍,这一技术将检测水样体积显著提升至500毫升,远超传统方法的100毫升,使得监测灵敏度和可靠性实现了量级上的飞跃。这套全自动系统集成了多种反馈传感器,并具备高效自清洁能力,能够无人值守连续运行很长时间,实现对水质安全的实时、在线、智能化监控,构筑起坚实的供水安全防线。
锚定能源动力领域,宗毅晨博士的“低碳绿色燃料与动力装置改造”项目,为传统能源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降碳路径。“当前处在能源转型阶段,许多新型生物燃料与绿色燃料无法直接在现有燃烧装置中高效使用。”他介绍,紧扣行业痛点,其团队拥有的专利技术核心优势在于不彻底更换现有动力装置的前提下,更便捷地使用绿色燃料,并提高其使用比重,从而实现碳减排目标。“这项创新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已完成多次点火试验,并在一艘200米长的船舶上成功完成了验证,为航运业带来了减碳新方案。”
专注太阳能电池板回收,汪勤强博士的路演项目具有重要环保意义。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板的回收问题日益凸显。该项目致力于开发高效、环保的太阳能电池板回收技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现场,镇江高新区海外人才工作站(新加坡)揭牌。该工作站作为镇江人才“镇兴”政策与新加坡创新资源的战略交汇平台,将充分发挥两地优势,推动人才技术深度合作。
在镇江坚实的产业沃土上,嫁接海外创新资源,共同播下绿色合作的种子。这场围绕“双高协同”展开的深度对话,传递出强烈信号:绿色创新日益成为驱动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对此,活动主办方表示,随着更多这样的国际交流与务实合作的深入推进,这片创新创业福地与全球英才携手,必将迸发出更加磅礴的绿色力量,培育出丰硕的果实,开创可持续发展的锦绣前程。
编辑:缪小兵 校对:郭淑娴 审核:徐毅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