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批!丹阳这两个非遗项目入选

编辑: 笪伟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4-06-29 10:22

今日镇江讯(笪伟 殷启茹)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了第一批江苏省传统工艺振兴项目遴选工作。经基层推荐、实地评估、综合评议和会议审议等程序,近日,省文旅厅会同省工信厅联合公布第一批江苏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计13类71项。其中,丹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军、戴玲传承的赵氏二胡制作技艺、天鹅绒织造技艺榜上有名,分别入选器具制作和纺染织绣项目类别。

据介绍,以制作古琴著称的丹阳“赵氏琴坊”早在明代就已驰名全国,至今已经传承400多年。“赵氏琴坊”制作古琴的技艺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失传,但制作二胡的技艺被保存至今。赵氏二胡制作技艺由第13代唯一的传人赵军传承,赵军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在制琴工艺上不断研究创新,使二胡的制作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赵军琴坊”以制作苏式二胡为主,同时制作高胡、锡胡、越胡等各种特色胡琴,其作品被部分著名音乐院校和二胡演奏家作为指定用琴。2004年,赵军二胡在首届全国二胡制作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载入《中华民乐大典》;其后,赵军被授予“国际二胡制琴大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等称号。“赵氏二胡”也被纳入“江苏老字号”“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鹅绒是以绒经在织物表面构成绒圈或绒毛的丝织物而得名,又称漳绒,因起源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地区而得名。天鹅绒在明代已有大量生产,是中国传统织物之一。因为采用优质桑蚕丝进行编织,所以天鹅绒的手感极佳,且泛有无与伦比的光泽。在古代,天鹅绒面料的织物是皇室御用。

由于技艺复杂、工序繁多,成本高效益低,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天鹅绒已几近凋零。2001年戴春明创办了丹阳市春明漳绒厂,使得天鹅绒织造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2007年3月,丹阳“天鹅绒织造技艺”项目被省文化厅评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2月,戴春明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二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其女儿戴玲成功复制了清朝初年的一件雕花天鹅绒椅披,在国内展会、大赛中获得了一金一银的佳绩;2016年戴玲被评为“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鹅绒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