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新闻丨苏超是消费拉动经济吗

编辑: 朱超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7-03 22:37

□ 华翔

近日,关于“消费拉动经济”的学术争议再起一个小高潮。因为,近日的两场学术会议上,恰有针锋相对的观点提出,颇似隔空交火。

5月末,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说,“我们可以讨论,是资本驱动还是劳动力驱动,还是技术进步驱动……等不同的增长方式,但绝对不存在消费驱动的增长理论。”并且,会后,他又补充扩展,写下文章并公开发表。6月末,第16届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办。在一场以“解读中国经济”为主题的分论坛上,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金刻羽却直言:“除非中国成为消费大国,否则它永远不会成为富裕国家。”她还说,如果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能将消费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之一,那就太棒了。这是中国真正从旧产业向新产业转型的方向。

看学者的争议,却想起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名句:“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以这句话看现在的这场争议,你说生产拉动也好,说投资拉动也罢,其实就是在商品这一边发力,而消费拉动,则更像是在货币那一边动作。于是,就纳闷了,专家学者,为什么只在两侧研究讨论,却没人说道说道这中间的环节却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跳跃”。

说理论太枯燥,还是举例吧,比如最近爆火的苏超和苏超的文体旅商联动。

看新闻报道吧,譬如新华日报,其专栏“1号观察”的文章《超三万观众涌入现场,“苏超”何以踢火城市消费?》即言:“从一张门票到住宿、餐饮、文旅消费,从线下优享体验到线上优质产品,‘苏超’正以足球为支点,打造住宿、餐饮、文旅等多业态协同增长的消费闭环,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引发消费链式效应不断创造增长。”再看政府实践。首先是省长许昆林强调,要积极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然后是江苏多个城市明确将“苏超”列入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强调要持续做旺消费市场,最大化将赛事流量变为消费增量……这俨然是一幅经典的消费拉动经济的场景。

图:方舒

但火热之中,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问,那些景点、那些美食,那些“文”、那些“旅”、那些“商”,并不是苏超火了之后才有的,而是早就存在,施施然立在哪儿呢。但为什么此前,却做不火流量、做不出增量来?最大的区别,恰是有了苏超。

那就再看苏超。事实上,单论比赛本身,苏超与其他省,譬如广东、浙江,早已开展的足球联赛,并无差别。区别在哪儿?官媒的一句“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打开了舆论场的一个口子,让网络上已然热闹了二十多年的“散装江苏”的梗,在现实社会中一下子有了发挥之地,于是,荣誉与激情,不就喷薄而出了吗?而从这个梗开始,一系列的引导与整合之下,苏超更让球场成为江苏13座城市文化、精神与实力的比拼擂台,实现了从“赛事IP”到“城市文化符号”的跨越。

换言之,尽管还是披着足球联赛的外衣,苏超却是一个与中超、与其他省的“超”有着本质不同的产品。而这个产品的创新,恰在于感知市场与群众需求。须知,中国球迷苦中国足球久矣;中国网民也苦“地域黑”久矣。苏超却是精准的击中了这两个“市场与群众需求”,从而实现了极其漂亮的“惊险的跳跃”。也只有了这个成功的“惊险的跳跃”,也才有了其后的一系列所谓“消费拉动经济”。也就是说,苏超,貌似是“消费拉动经济”,实质却是“供给侧改革”,改革的核心,恰是“感知市场与群众需求”,并做出产品的创新。这也正是“惊险的跳跃”的最本质要求。

苏超是消费拉动经济吗?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却是因为,在现实的经济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如江苏城市的那些文体旅商联动的动作,却大都把重心放在了宣传与促销的环节,譬如提供各种消费优惠与补贴,,整合各种消费场景,但仔细看一下,却更多只是把既有的产品打包叫卖,呈现给消费者们,而创新产品,特别是感知市场与群众需求后的产品创新,譬如常州推出的“叫南哥”包以及“恐龙妹妹”玩偶等,却少之更少,更遑论整个体系的文旅产品和业态的创新。

苏超和苏超的文体旅商联动在继续。宣传与促销,当然要做,这是流量来袭时我们的必选动作,这是急的事,不做,当前就不及格。但在忙于宣传与促销的时候,我们亦必须分出一部分心神,去学习、研究如何感知市场与群众需求,去试水如何进行产业和业态的创新,这才是最重要的事,事关长远的及格与优秀。

编辑:朱超   校对:卞婷婷   审核:徐毅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