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降温“电热衣”热销 御寒神器还是安全隐患?

编辑: 陶立波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11-28 18:18

今日镇江讯(记者 陶立波 通讯员 邵颖)随着近期冷空气频繁来袭,御寒产品在各类网络平台上持续热卖。其中,一种名为“电热衣”的服装引发关注。记者联合镇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对市场上多款电热衣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电热衣”“电热马甲”等关键词时发现,相关商品多达上万条,价格从千元到几十元不等。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庆经纬介绍:“电热衣与电热毯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电阻材料通电发热。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金属电阻丝、碳纤维、石墨烯等材料,其中碳纤维最为常见。”

这些产品的质量都怎么样呢?市消防救援支队随机购买了4款价格区间从几十元到三百元的电热衣进行拆解和实验。在购买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商家宣称产品具有“3C认证”或“通过技术检测”,但当记者索要检验报告时,4家店铺中仅有一家提供了参照GB4706(2008)(电热毯)标准的检验报告,其余商家要么拒绝提供,要么仅出示充电宝或纺织物的检测证书,更有商家存在“货不对板”现象。某平台一家名为“Aston”的店铺标称“德国高端户外品牌”,但寄来的却是“探迹鸟”吊牌。商家回应称属于“代工产品”。

在江苏大学相关实验室的协助下,消防员对4款电热衣进行加热实验。结果显示,多数产品广告中的“3秒速热”“65度高温”等宣传与实际效果存在差距。

价格370元的第一款电热衣号称覆盖颈部、胸部、背部多个区域,但拆开后发现仅在上背部有加热片。经过15分钟加热测试,颈部温度最高,为56.8℃,胸部约45℃。消防员施圣杰体验后说:“胸部温度比较低,后背和颈部有点发烫。”

第二款105元的电热衣采用整块碳纤维材料,但内部线路交叉混乱,发热不均。在测试中,右胸仅达到35.6℃,温度最高的右肩也只达到41.3℃。第三款175元电热衣发热区域明显偏小,仅相当于“半个手掌大小”。虽局部温度可达近62℃,但左右背部温差明显。第四款电热衣同样存在内部线路混乱的问题,15分钟后最高温度为44℃,部分区域仅35℃左右。

总体来看,4款电热衣均具备调温功能,但加热至峰值温度时间普遍超过10分钟,仅一款在高温档位勉强达到宣传的温度范围,并普遍存在加热不均的问题。

消防部门提醒,电热衣作为“穿在身上的电器”,其安全性不容忽视。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查看检验报告和产品标签,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安全风险。

视频制作:陶立波 邵颖

编辑:干光磊   校对:黄昕彤   审核:徐毅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