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德日报记者周易李金宏李海涛
圈,养牲畜的地方,是用来关猪、羊、牛等之地。
圈,竟然被用来关人!
这是日军侵华期间的一个罪恶“发明”,侵华日军谓之曰“集团部落”,被关在其中的中国人,称其为“人圈”——一个更真实、更具象、浸透着屈辱感的名字。
龙须门镇七铺炕自然组人圈围墙遗址 承德日报记者李金红 李海涛 摄
8月12日,记者一行走进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龙须门镇金宝沟村七铺炕自然村,在村民的带领下,见到了这样的“人圈”遗址——两段斑驳的石砌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在长城沿线约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制造了总长度约1000公里的“无人区”,后被称为“千里无人区”。中共承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研究员郝洪喜介绍,承德是“千里无人区”的核心区域,因此在承德,“人圈”遗址有很多。透过它们可以看到日军的残暴,也可以看到承德这片土地曾经遭受的深重苦难。
制造2500多个“人圈” 承德约占3/4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独石口一段,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枢纽,是沟通关内关外的咽喉。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伪满洲国的“西南国境线”,沿它而建的“千里无人区”则成了巨大的“绞肉机”。
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1933年3月4日,日军占领热河省省会承德,不久,侵占热河省全境。
日军侵占热河省,激起了不甘屈辱的热河儿女的顽强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片土地上的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确定了开辟冀东根据地、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
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领命出击,从平西抗日根据地出发挺进冀东,克昌平,攻延庆,袭赤城,一路斩关夺隘,撕开了伪满洲国“西南国境线”,像一把钢刀直插日军后背。
抗日斗争的烽火越烧越旺,日本侵略者惊呼:“延安触角伸向满洲!”
为了确保日本侵略者在伪满洲国的统治,切断共产党、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日伪当局决定把曾经在东北三省实行的“无人区化”政策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冀(河北)热(热河)察(察哈尔)地区。在冀热察边界长城沿线,推行“集家并村”,开始制造骇人听闻的“千里无人区”。
为了反对日军“集家并村”,热河群众跑进深山,住在山洞内 由中共承德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郝洪喜介绍,“无人区化”政策从1939年秋开始实施,经历了局部“小集家”、制定计划和试行、大规模“集家并村”3个阶段,到1944年春,“千里无人区”制造完成,涉及现在的河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5个省、区、市的25个县(区)。据统计,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十几个“无人区”,“千里无人区”是其中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惨烈、伤亡规模最大的一个。
日军以“集家并村”为刀,剖切着这片土地。5万平方公里的荒芜地带,千里长的“人间地狱”,日本侵略者制造了2500多个“人圈”。承德,是其中受伤面积最大的一域——建有近1900个“人圈”,约占总数的3/4。
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示意图 由中共承德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以“三光”政策攻伐民众 罪行不亚于南京大屠杀
1995年,日本作家仁木富美子撰写的《无人区·长城线上的大屠杀》在日本出版,引起巨大反响。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并感谢一位叫佟靖功的中国老人在史料上提供的帮助。
佟靖功是承德市兴隆县党史办原副主任,他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对“千里无人区”进行调查研究。
根据他的调查,从1939年秋至1945年8月,日军以“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为笔,在这片土地上写下最残暴的罪恶:从1941年“大集家”开始,就伴随着疯狂的大“检举”和大屠杀。到1943年实行全面“集家并村”并大范围划定“无住禁作地带”后,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群众见一个杀一个,还搞起了杀人比赛,将人杀死后把耳朵割下来,回去按数报功领赏。到后期,无论人、牲畜、家禽,凡是喘气的都不放过。热南山区根据地里,连一头驴、一只鸡都见不到了。据调查统计,从1939年至1945年,日军仅在承德“无人区”范围内就制造大小惨案100多起,其中,屠杀100人以上的惨案11起。
为了摧毁抗日军民赖以隐蔽的山林,日军在每年冬春之际,到处纵火焚毁森林。特别是封闭几百年的“后龙风水禁地”的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焚毁,郁郁葱葱的河山沦为焦土。当时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山火蔽日月,天地昏百里。千村一片黑,万户闻哭泣!”
2016年,宽城满族自治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为揭露侵华日军罪行,搜集整理出版了《宽城“人圈”》一书。书中记述:“1942年春,驻守宽城孟子岭的日伪军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到王厂沟‘讨伐’了7次,全村230多间房屋全部被烧,还有10多名无辜群众也被活活烧死。”
为了进行“拔根断源式的摧毁”,日军把划为“无住禁作地带”村民家中的粮食、畜禽等重要生产、生活必需品一律抢光,锅碗瓢盆全部砸毁,石碾、石磨、水井等全部破坏。
《日本法西斯八年来在边区的暴行》一书记载,据不完全统计,仅宽城“无人区”就被抢走大牲畜2500头、猪羊6.8万只、衣服14万件。
日本侵略者在疯狂实施“三光”政策的同时,还在“无人区”修建“集中营”式的“集团部落”。“集团部落”也称“人圈”,日伪军将约140万人赶入其内。“人圈”里居住条件简陋,人口密集,人畜杂居,卫生条件极差,加之实行“配给制”,粮食、布匹、药品等生活用品奇缺,致使瘟疫流行,人口大量死亡。
佟靖功有一份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平泉县127个“人圈”,共7万多人,死于瘟疫的有1万多人;兴隆县在1943年暴发大规模瘟疫,当年死亡6000多人;张家口赤城县千松台“人圈”,共280户,63户因疫病灭门……“家家陈尸体,户户有哭声。无村不戴孝,遍地是新坟”是当时“人圈”生活的真实写照。
将人赶进“人圈”不算完,日本侵略者还奴役、迫害“无人区”的人民,利用招募、摊派、抓捕等手段强征大批民众充当劳工。劳工除了在承德被强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外,还被强掳到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日本的北海道充当役工。
“无人区”的妇女更是遭受着惨绝人寰的性暴力、性奴役。日军在对“无人区”进行“围剿”“讨伐”“扫荡”过程中,肆意对妇女进行强奸和残杀。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妪,下至几岁的幼女,都难逃日军的侮辱、强奸、轮奸和残杀。抗日战争胜利后,据冀热辽区行署组织的日军暴行调查统计,全区每18名女性中就有1名因遭到日军性侵害而患有性病。
中共承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邓一民(已故)做过这样的类比: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千里无人区”。他在为《无人区·长城线上的大屠杀》撰写的中文版序言中提出:“以热河省为中心,包括冀东、辽西、察哈尔部分地区在内的‘千里无人区’是比南京大屠杀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更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事件。”
焦土之上坚持斗争 青山作答谱写新篇
焦土之下,总有种子破土而出。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血腥屠杀和残酷镇压,不屈不挠的中国军民采取多种形式与敌人进行斗争。为了坚持反“集家”斗争,人们坚决不进“人圈”,开展“猫山”斗争。同时,为减缓日伪“集家并村”进度,地下工作人员组织民兵、游击队和群众拆毁“人圈”围墙,破坏“人圈”建设。
1943年,根据形势变化,冀东党组织又及时调整反“集家”斗争策略。从下半年起,把反“集家”斗争转入“人圈”之内,在“人圈”中开展统战工作,把多数“人圈”发展成了“两面政权”。
同时,在反“集家”斗争中,八路军正规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联合作战,不断打击日伪军。“人圈”内外的民众也紧密配合,妇女为部队做军衣、军鞋,青壮年踊跃参加八路军、地方武装和游击队,民众为八路军筹粮筹款……
斗争中,承德人民付出了极大代价。以宽城为例,从1939年到1945年,该县伤亡19919人,其中共产党员牺牲950人,30个支部只剩18个,144个党小组只剩36个。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人民重见天日,迁入“人圈”的民众纷纷返回家乡,重建家园。
日军为制造“无人区”而拆烧的房屋 由中共承德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如今,焦土化为青山沃野,长城依旧巍然耸立,而日本侵略者当年在长城沿线制造的“千里无人区”,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但承德人民从未忘却血泪历史,抗战精神融入民族血脉,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生机——
在承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承德人民向生态要效益,努力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尤其是近年来,承德人民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旅+文旅”等综合业态,让曾经烧焦的土地,变成了真正的富民“金山”。
如今的承德,文明乡风浸润山野,现代城市日新月异,特色产业拔节生长,革命烈焰与现代脉搏在此交融共振,激荡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2024年,承德市荣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活跃度位居全国前列。今年,承德市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这片土地用80年的重生证明:最深重的苦难,终将淬炼出最坚韧的力量。
编辑:缪小兵 校对:朱超 审核:陈路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