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记者 吴韵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8日下午,位于健康路4号的箴庐(TAG咖啡)内暖意融融,“向她致敬——党史中的镇江巾帼力量”系列寻访活动第四条示范路线在此开启。活动以“捐田兴学开先河 职教领航踏新途”为主题,吸引各级三八红旗手、大学生及教师等30余位女性代表,齐聚这座百年建筑,聆听唐儒箴、严忠婉两位镇江籍职教先驱的动人故事,在人文行走中传承巾帼精神,为国庆节的到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宣讲正式开始,大家共同翻开镇江女性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篇章,巾帼宣讲员率先带领大家“认识”唐儒箴。从阻止日本人在磨盘山建领事馆的果敢,到与旗营官佐打官司守护菜园的坚韧;再到打破封建偏见、捐出赖以生存的土地创办女子学校,推动镇江蚕桑业走向全国领先的魄力与远见……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这位“巾帼形象”愈发清晰。“原来箴庐不仅是一座文物建筑,更是唐儒箴‘让女性自立自强’初心的见证。” 现场参与宣讲的人员了解过这段历史后,纷纷发出感慨。
随后,巾帼宣讲员、市委党校胡思慧老师又带来严忠婉的事迹分享。1930 年,12 岁的严忠婉进入唐儒箴创办的私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学习,正是这所学校“注重实践、倡导自立”的办学理念,为她后来投身蚕桑事业、成为行业专家埋下伏笔。“唐儒箴是‘开创者’,严忠婉是‘传承者’,两人的故事因女子职业教育紧密相连,共同谱写了镇江女性赋能产业发展的佳话。”胡思慧老师的解读,让现场嘉宾对“传承”二字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宣讲结束后,活动进入沙龙讨论环节,现场氛围愈发热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今天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生锦坦言,唐儒箴“捐田办学”的无私、严忠婉“深耕实业”的坚守,都是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接下来我会把这些故事带进课堂,让学生们从本土巾帼事迹中汲取成长力量,明白‘自立自强’的真正含义。”
在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就读大二的学生何倩是主动报名参加活动的,她拿着活动手册认真记录着两位先驱的事迹:“以前总觉得‘巾帼英雄’离自己很远,今天才知道镇江有这么多值得学习的女性前辈。这些巾帼先辈在不同年代、不同领域,以开拓精神和责任担当,留下了璀璨的女性印记。我也会继续好好学习,未来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报效祖国。”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年初以来,市妇联联合镇江日报社,以‘人文行走 + 思政宣讲’的创新形式,已推出三条示范路线,讲述了李佩、于漪、杨守玉、方美芳、杨瑞年等杰出女性的故事。“系列寻访活动不仅是‘讲故事’,更是 ‘传精神’。唐儒箴、严忠婉的故事告诉我们,女性的力量可以照亮行业发展,也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未来,市妇联将继续丰富‘全域巾帼榜样地图’,让更多镇江女性故事被看见、被传承,激励更多人在各自岗位上绽放‘她光彩’。”
编辑:干光磊 校对:朱晶晶 审核:徐毅 值班: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