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杨泠)清晨五点半,当初秋的第一缕晨曦越过长山山脉,在层林尽染的山脊线上投下金色光晕时,41岁的沈国君已经站在起飞场上。他弯腰抓起一把草屑,轻轻抛向空中——草屑在空中打了个旋,缓缓向东飘去。“今天吹的是标准的东南风,适合起飞。”他对着身后正在整理伞具的学员们露出笑容。

这是2025年10月一个普通的训练日。在沈国君身后,占地150亩的长山国际航空飞行营地正在晨曦中苏醒:3000平方米的起飞场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山腰处的指挥塔台闪着信号灯,几名地勤人员正在检查风速仪和风向袋。远处,镇江新城的高楼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水墨画。
缘起:从追风少年到天空造梦者
时间倒回2011年,沈国君第一次接触滑翔伞。“当双脚离开地面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在你脚下徐徐展开。那种自由的感觉,瞬间击中了我的心。”回忆起14年前的初次飞行,他的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光芒。
就是这个瞬间的心动,让这个曾经的“追风少年”开启了人生的转折。此后每个周末,他都驱车数百公里前往浙江永安山、林州林虑山等地的飞行基地训练。2012年,他考取了ASFC滑翔伞飞行员证书;2016年,他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全身心投入航空运动事业。

“家人都觉得我疯了。”沈国君坦言,“但人生总该有些不一样的追求。”转型做教练后,他带过的学员超过300人,年龄从10岁到60岁不等。在他的指导下,多名学员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
抉择:一场改变人生的考察
2021年10月,受镇江市丹徒区长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邀请,沈国君第一次来到长山考察。这个看似普通的商务考察,却成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契机。
“那天下午,我站在长山主峰,看到山体呈标准的东西走向,一面是长江城市的风光,一面是开阔的平原景色。”专业飞行员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飞行宝地。更难得的是,长山空域开阔,周边没有高压线等障碍物,气象条件稳定。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多次实地勘测和试飞,收集了上千组气象数据。负责配合考察的同志还记得,有一次为了测试气流,沈国君凌晨5点就带着装备上山。“那天雾很大,我们劝他改天,但他坚持要获取最真实的数据。”
在最终的项目论证会上,沈国君用真实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打动了所有评审专家:“长山全年适宜飞行天数超过200天,上升气流稳定,视野开阔,具备打造国际级飞行营地的天然优势。”
深耕:从蓝图到现实的飞跃
2023年1月,长山国际航空飞行营地项目正式立项。作为项目首席顾问,沈国君把家从南京搬到了镇江。项目建设期间,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

“最困难的是起飞场的建设。”沈国君回忆,原计划采用普通草坪,但在种植中发现草皮韧性不足。他坚持要更换为进口的“百慕大”草种,为此项目组专门请来园艺专家进行土壤改良。如今,这片投资200多万元打造的起飞场,已成为华东地区最专业的滑翔伞起飞场地之一。
2024年4月,营地开始试运营。首批体验者、来自上海的金融从业者王先生这样描述他的飞行感受:“当伞翼撑开时,顺着山势奔跑几步,整个人就被气流温柔地托起。在空中俯瞰镇江,山水城林尽收眼底,那种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
绽放:天空名片这样炼成
去年7月的正式运营,让长山飞行营地迅速走红。最火爆的周末,单日接待游客超过2000人次。
更令人振奋的是,营地接连获得国家级认可:2024年9月,“国家航空飞行营地”授牌;2024年10月,再获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滑翔伞合作培训机构”资质。这意味着长山不仅成为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之一,更跻身国内一流的滑翔伞教学基地。

镇江市体育局负责人认为,飞行营地的成功不是偶然:“这既是镇江优良生态环境的体现,也是城市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今年前三季度,营地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超过3000万元。”
融合:新镇江人的山水情缘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沈国君也深深爱上了镇江这座城市。
“周末我最喜欢去西津渡走走,在青石板路上感受千年文脉。”他说,镇江的山水有种独特的韵味,“金山的禅意、焦山的秀美、北固山的雄浑,每次去都有新的感悟。”
这种情感也融入到了他对营地的规划中。在营地的二期规划里,他特意设计了“空中看三山”的飞行路线,让游客可以在空中领略镇江著名景点的别样风采。
“沈教练现在比很多本地人还了解镇江。”营地助理教练小王笑着说,“他经常带着学员去品尝锅盖面,还给大家讲《白蛇传》的故事。”
展望:让更多人因飞行爱上镇江
如今,沈国君的梦想正在不断延伸。在他的规划蓝图中,明年春季将引进热气球项目,下半年计划增设动力滑翔伞表演项目。“我们要打造一个立体化的航空运动体系,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飞行体验。”

更宏大的愿景是,通过“航空+旅游”的模式,让飞行成为镇江新的城市名片。据他透露,营地正在与文旅部门合作开发“飞越镇江”主题旅游线路,预计明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
站在长山之巅,看着又一批学员顺利起飞,沈国君的目光望向远方:“我希望有一天,当人们说起镇江,不仅想到香醋、金山,还会想到这里有一片可以实现飞翔梦想的天空。”
夕阳西下,最后一架滑翔伞缓缓降落在绿草如茵的着陆场。沈国君帮助学员收起伞具,动作熟练而轻柔。远处,镇江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与满天星辰交相辉映。对这个曾经的异乡人来说,这里不再只是事业起步的地方,更是心之所向的家园。
图为受访者提供
编辑:朱超 校对:黄昕彤 审核:陈路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