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睿
十月金秋,既是收获之季,更是冲刺之时,在距年底70天的冲刺关键时间节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年终考卷”摆在面前,“十四五”胜利收官的“五年答卷”摆在面前。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刻已经到来,招商引资更是其中的一份“硬核答卷”,体现出“收官之战”的成色。
走出去“引”,重大项目恰似“一粒种子”开始“破土出芽”。产业强市靠项目,跑好项目招引“第一棒”,才能跑赢项目建设“接力赛”。今年,镇江各地锚定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及低空、新能源及新型电力装备、新材料及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及涉港产业等5个产业方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走出去”赴奥地利、韩国开展深度联动,发挥“头雁作用”,各小分队“群雁展翅”,奔赴重点城市、重点区域,“万里行程”留下了“镇”有引力的发展希冀。
紧盯着“需”,重大项目是“镇江所能”与优秀企业“发展所需”的“双向奔赴”。走出去对接、招引,不是“我想要什么”,而是“我能解决什么”,把脉镇江“家底”,了解镇江“本领”,看看能为头部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全年三分之二时间在京深耕,精准对接“央国企所需”与“镇江所能”,把与镇江契合的产业项目引至镇江。
稳定好“点”,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区域协调唱响“双城记”。独特的区位、“越开放”的优势,以宁镇扬“小三角”融入长三角“大三角”,尤其是沪镇融合,依托上海“高峰”,对接龙头资源,“研发在上海,成果落地在镇江”,让更多产业项目从上海及周边地区落户镇江,为镇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编辑:胡安琪 校对:张兆勇 审核:姜木金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