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周报 | 尊老敬老不止于重阳

编辑: 单杉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11-02 16:20

□单杉

上周重阳佳节,我市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活动,温暖场景随处可见。然而,尊老敬老更应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成为“大爱镇江”的恒久底色。

每逢重阳,慰问、演出、义诊等敬老活动密集开展,老人们在此期间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这种“卡点”式的关怀固然能带来片刻温暖,但老年人的需求却是常态化、持续性的。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真正意义在于日复一日的践行,而非特定日子的“集中表现”。

值得欣慰的是,我市场在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2025年聚焦“老有所养”推出的一系列民生实事,镇江市老年活动中心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提升18个老年人助餐点、京口区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工程等,正是将尊老敬老理念制度化的有益探索。这些举措将节日的温暖延伸至日常,让敬老之情从短暂的仪式走向持久的人文关怀。

图片由AI生成

民生实事释放城市暖意,传递城市关爱更需要每个市民用心参与。在镇江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尊老敬老的践行者。公交车上让个座、社区里的一次搀扶、帮助老人使用公共场合的智能设备,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恰是尊老美德最真实的体现。与此同时,子女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孙辈常去探望,听祖辈讲讲往事;家人团聚时,多倾听老人的心声……这些日常的亲情陪伴,远比节日的礼物更让老人感到温暖。

将尊老敬老融入日常,还需要我们真正理解老年人的需求。随着年龄增长,老人面临的不仅是身体的衰老,还有与社会连接的减弱。因此,我们不仅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让他们不被数字时代抛弃;鼓励老人参与社区活动,让他们在交往中打开心扉;倾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让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得以传承。这些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才是对老人最深切的关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千年古训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在重阳节的温暖之后,让我们共同思考如何让这份温暖延续。当尊老敬老成为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底色,当每个老人在平常日子里都能感受到尊重与关爱,“大爱镇江”的内涵将更加丰富,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温暖、更有魅力。

编辑:干光磊   校对:张兆勇   审核:吴浩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