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我身边的“街巷故事”作品展示(60)

编辑: 笪伟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3-18 16:54

青山永恒

作者:唐红生


句容边城镇的青山村是我的邻村,小时候经常去看银杏树。

春暖花开,我又走进青山村。不宽的青山河水平似镜,倒映着两岸金黄的油菜花和幢幢别墅,以湛蓝的天空为底色,调成一幅色彩浓艳的油画。

远远地就能望见村中那棵高大的银杏树,它是青山村的象征。来到树下,粗壮挺拔,虬龙盘顶,枝丫密密匝匝,足有20多米高,4名男子才能合围过来,已近千年。古树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尚无一丝绿意,全然不顾和煦清风抚弄、融融春光洒下。

银杏树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青山人,古色古香的村史馆记录了青山村的过往。青山起源于隋朝,由巫氏元祖巫彦徽开创,距今已有1400多年。巫彦徽祖籍福建宁化县,官至太子舍人。后随隋炀帝巡幸扬州,炀帝被部下所杀,遂弃官南归。当途经此地,见山环水抱、山清水秀,便定居于此,繁衍生息。隋末唐初发展至顶峰,有900余户人家,成了当地的大家族。后来族人陆续迁徙,遍布大江南北。历代巫氏名人层出不穷,宋至明代最为鼎盛,六品以上的官员有数十名之多。其中,代表人物为宋朝的巫伋,官至监察御史、枢密院事。

漫步幽深的小巷,踏着青石板,回响的脚步声似在追寻古村行进的足迹、还原曾经的模样。旧时村里东南西北皆有高大门楼,雕梁画栋、深宅大院比比皆是。东门到西门是正街,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十分繁华,但已毁于战火。

围墙留有月亮门或扇形窗、八边形窗,透过门窗,一川烟柳、一垄菜地、一池碧水、一团花影,平常的日子也生动。“千花百卉争明媚”,房前院落的玉兰花、樱花与串串灯笼、红红春联相映,充盈着温馨祥和气氛。

眼前的古井青石井圈,四周小青砖铺成八卦图案。向井下探望,水盈盈地如夜空中一轮圆月。我摇起辘轳,吱吱呀呀,一桶水被提了上来,清澈纯净。据记载,原有大大小小72口井之多。

青山村名源于村后的青山,而青山因山中草木常青而得名。原先的宕口早已关闭,并进行了生态修复,使“青山”得以重现。

从“靠山吃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春风十里的村口,我万千感慨归为四字——青山永恒。(配图由作者提供)

文字整理:笪伟

海报设计:谢志斌

编辑:朱超   校对:缪小兵   审核:姜木金   值班:胡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