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镇江实践 | 我市奋力打好夏粮丰产丰收主动仗

编辑: 周迎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4-02 23:24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张行)“聚焦穗期病虫害防治,优化生产布局结构,夯实农田建设根基……”4月2日,我市召开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聚焦当前多项农业生产要点,“排兵布局”,把脉开方,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稳步前行,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聚焦穗期病虫害防治

筑牢稳产保供安全屏障

阳光明媚,在丹阳高新区的农田边,半臂高的小麦在田间茁壮生长,做好其病虫害防治,是当下的“头等要事”。

“小麦赤霉病作为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流行性、暴发性特征对粮食安全构成现实威胁。”市植保植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植保部门研判,今年赤霉病在扬麦25、扬麦23等中感淮南小麦、淮北小麦品种及丘陵山凹麦田仍有偏重流行风险,白粉病、蚜虫等在早播、密闭田块发生的风险高。各市区要强化监测预警,紧密联系气象部门,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趋势预警, 提高预报精准性。

农业专家表示,针对小麦赤霉病,要突出“预防为主、统防统治” 原则, 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村级植保员等多元力量入户踏田,确保扬花初期、盛期两次防治全覆盖; 针对白粉病、蚜虫等, 要建立“ 发现一点、防治一片” 的快速反应机制,坚决遏制扩散蔓延。同时,充分利用中央小麦“ 一喷三防”、省级粮食生产救灾等资金,大力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生物刺激素和磷钾肥等增产措施,助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优化生产布局结构

下好稳面积提单产先手棋

春耕生产既是全年农业发展的起跑线,更是优化产能布局的战略机遇期。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 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政策措施精准滴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继续按照“巩固稳粮扩油成效”的要求,提前谋划春夏播布局, 重点推广优质食味水稻、高产耐密抗倒玉米和高产高油大豆品种,建立“ 收、种、管”时序清单,统筹调配农机装备,着力构建“稻—油”“ 稻—麦”水旱轮作体系,确保麦油收获与水稻、玉米、大豆栽播有序对接。要通过订单农业、产销对接等方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鲜食玉米、高蛋白大豆等特色作物,推动种植结构向优质高效转型。今年,我市将继续聚焦8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配套适合的播种收割方式,优化病虫害防治方法,力争破解间作套种技术瓶颈,确保任务完成到位。

夯实农田建设根基

打造高产稳产战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安全等方面尽职尽责。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为保障粮食安全打牢高产稳产物质基础。

“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已从数量积累迈向质量跃升新阶段。要继续集中推进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紧扣‘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核心目标,突出田间设施现代化配套升级,开展旱、涝、渍综合治理,及时通过优化项目设计、突出建设重点、健全管护机制、加快资金拨付和提高农民参与度等,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加强高效高产主推技术的示范应用, 利用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大豆玉米“三新”技术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打造田间“技术超市”,辐射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真正把“藏粮于地”战略落到实处。

强化政策服务保障

激活农业生产内生动力

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离不开政策支撑和服务创新。

今年,我市将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谷补贴等惠农政策,加快建立完善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制度。同时,在技术服务层面,将在推进“7+5”下沉一线指导小组的基础上,组织各级农技专家开展“科技壮苗”,在关键农时深入田间开设“流动课堂”,强化防灾减灾各项措施落实,应对可能出现的干热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

“我们还将积极提升农机综合服务能力,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人才队伍。同时,扎实推进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因地制宜编制县级规划布局方案和运行方案,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争取列入第一批省级‘整县推进’名单。”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璇表示,市农业农村部门还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管理,突出种子、农药、肥料监管重点,严把经营主体准入关,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 严厉打击有效含量不足、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争取夏粮再夺丰收,巩固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编辑:毛蕴劼 校对: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