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许定星 应东昊)创新扬帆,新潮迭起。“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去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超11%,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2%。为激发“第一动力”,全市科技创新企业深耕绿色技术攻关、拓展绿色应用场景,将创新基因与绿色理念深度融合,竞逐新赛道,同步奏响向新而行、向绿而行的奋进乐章。

绿色创新的核心动力,源于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江苏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探索尤为典型,企业联合有关高校开发的创新催化剂体系,变工业废气为高纯度食品级二氧化碳原料,实现了从治污到创造价值的华丽转身。专注能源领域,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高校开发的“两步法”绿色冶金技术,让晶硅切割废料重获新生,闭环式的绿色制造模式显著降低光伏产业的能耗与排放。
恒神股份将对绿色技术的追求与坚守,融入旗下每一款碳纤维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中。近年来,恒神抢占产业制高点,积极开拓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端业务,推动产品系列化、产能规模化、创新持续化和服务生态化。其轻量化的碳纤维织物,独家供应给明阳集团用于生产全球最大叶轮直径海上风电叶片。从国产大飞机到海上巨型风电叶片,恒神研发的碳纤维材料为下游产业绿色嬗变提供了基础支撑。
深刻的变革,发生在产业体系的架构与链接之中。一大批科创企业致力于将绿色创新从单一技术点,拓展为贯穿全产业链的系统性工程,构建起资源高效循环、能源清洁低碳的产业生态。

顺应新潮流,江苏省镇江船厂让“绿色”成为重塑企业的新竞争力。企业生产制造的船舶,从LNG、油电混合到纯电、全球首艘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拖船,其产品线几乎覆盖了当前所有主流及前沿的绿色船舶动力方案。与之相呼应的是,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除了发展绿色、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外,还注重工艺变革,利用“三维数字化虚拟造船平台”实现全流程可视化仿真,从设计和制造端大幅减少了资源消耗与试错成本,展现了数字化赋能绿色制造的巨大潜力。
绿色浪潮,同样澎湃在关乎民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创企业深化研发创新,将低碳、健康、高效的理念融入产品,提升生活品质,赋能千行百业。海姆霍兹传热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则以其独创的薄膜加热器,巧妙化解了新能源汽车在寒冬的续航痛点,其高达96%-97%的制热效率,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直击用户历程焦虑,助力电动出行更普及。
瞻望前路,绿色与创新的融合,已然成为镇江培育新质生产力最鲜明的特质。从索普化工的“废气成金”,到江苏省镇江船厂的“氢电启航”,从美科太阳能的“绿色硅片”,到海姆霍兹的“高效暖芯”……一家家企业向高而攀、逐绿而行,将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绿色发展的“最大增量”,让科技自立自强与绿色转型相互赋能,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编辑:缪小兵 校对:胡安琪 审核:徐毅 值班:滕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