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的年轻人丨费玉磊:新生力量让老牌船厂新潮涌动

编辑: 单杉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7-27 17:17

今日镇江讯(倪鑫 记者 单杉)不久前,费玉磊参与设计的4200马力多功能起锚艇迎来交付,这也是中国第一艘CCS认证的带艏起锚功能的全回转拖船。该船只的顺利下水,不仅展现了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实力,更标志着公司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对于费玉磊来说,该船只的设计、建造过程充满挑战,船只的成功交付也让他得到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作为“90后”工程师,镇江船厂船舶研究所工程师费玉磊已经参与了20多艘船舶的设计建造。近些年来,他和同事们不断向老一辈船舶人学习,积累经验,并通过技术研革新,推动全回转拖轮不断迭代升级。这些年轻人如同新鲜血液,让这个老牌船厂新潮涌动。

扎根镇江,吾心安处是吾乡

从江苏科技大学毕业后,费玉磊在镇江船厂开启了工作生涯。“在我心里,我已经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了。”采访中,费玉磊笑着说。如今的他,已在镇江成家立业,这座山水花园名城早已成为他心安之处。

镇江积极的人才政策、优美的生态环境、包容的城市态度,都是费玉磊扎根镇江的重要原因。“工作之余去京江路或者长江边骑行运动一下,是最休闲放松的事。”他告诉记者,镇江依江而建,不仅为船舶行业发展带来有利条件,美丽江景也成为市民生活的加分项。

城市有魅力之外,镇江船厂也让这些年轻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无论公司效益怎么样,船厂都没有放弃任何一位员工,相反,共同经历过低谷后,大家更团结,更努力。”费玉磊回忆道,毕业后不久,船舶行业发展进入低谷期,但是公司始终将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司一直坚持研发不能停,员工福利要保障,这让我们大家都很感动。”费玉磊坦言,也是因为这样一段经历,让大家更加安心地扎根镇江船厂。

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费玉磊不断成长。毕业后,他在车间实习了一年,正是这一年里,老师傅们的倾囊相教,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学时的知识基本都是纸上得来,生产一线的经历让我对船体结构、造船流程、重要节点有了大致了解。”费玉磊表示,造船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一想到日后自己设计的船,能从屏幕前驶入江海,就觉得动力十足。

不断创新,船舶研究所、车间里刷新成绩

多年来,镇江船厂坚持“特色经营、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坚持在特种工程船舶领域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创新之路。我国首型智能化全回转拖船、我国第一艘油电双驱动混合动力推进智能全回转拖船、长江第一艘取得内河绿色船舶符号的纯电动全回转拖轮……一艘艘现代化特种工程船相继下水,镇江船厂不断刷新着特种工程船舶领域的“中国第一”。

而有了新生力量的加入,镇江船厂的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在一趟趟设计所与施工现场间的往返中,费玉磊和年轻的同事们快速成长。

近五年来,费玉磊主要参与了10余艘全回转拖船的报审设计、生产设计施工设计完工设计;参与全国首条内河全电力推进集装箱船的生产设计,10000吨全电力推进甲板货船的生产设计,12000DWT甲板货船的生产设计;4070硫磺船的生产设计;78m浮吊船的生产设计以及甲板铁舾件的三维建模放样;112m转运平台的生产设计以及甲板铁舾件的三维建模放样等。

他还参与发明了“全回转拖船橡胶护舷组件固定装置” “全回转拖船舷侧内双面曲线线型面板的成型方法”“船舶的独立货罐支撑装置”“一种全回转拖轮中可调节式顶靠装置”“一种新型的全回转拖轮轮胎紧固装置”等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

随着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费玉磊的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要学习应用的软件越来越多,如何用这些软件更好地画图,成了新课题。”费玉磊表示,精准、直观的图纸能够更好地指导工人施工,要在软件上下功夫。于是,他创新使用先进三维设计软件对多个船舶舾装设备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船舶专用设计软件中,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热衷公益,爱心小屋里传递“镇”能量

作为船舶设计工程师,费玉磊业务精进;而作为公司团委副书记,遇到同事需要帮助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公司有些同事家庭条件不太好,公司团委都会派人在节日时候去关心帮助,让大家觉得心里暖暖的。”听说记者来采访费玉磊,他的同事眼睛一亮,赞不绝口。

除了关爱同事,费玉磊还热心公益。不久前,他参与的“爱心小屋”正式完工,高新区困难家庭孩子有了自己的活动房间。接到任务后,他第一时间积极协调沟通施工,希望能尽快给孩子一个焕然一新的家,“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希望能尽一些绵薄力量为孩子创造茁壮成长的氛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费玉磊的成长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他先后获得“镇江市共青团先进个人”“镇江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记者手记:

用“心安”让新生代“新”动

 单杉

“吾心安处是吾乡。”采访中,费玉磊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镇江积极的人才政策、镇江船厂温暖的干事创业氛围,这一切都让这位年轻人感到心安,心安之余,也更加坚定了他在这里成家立业的决心。采访中,费玉磊反复提及,毕业后选择留镇没有选错,现在的生活很让他满意。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近年来各大城市“抢人大战”愈演愈烈。镇江也出台了一揽子人才政策、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大礼包,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镇、留镇。费玉磊在镇江“落地生根”,正是政策起效的体现。人才越来越多,城市发展才会更好;城市发展越来越好,才能吸引更多人才。也期待镇江出台更多喜闻乐见的人才政策,越来越多“新镇江人”在这里“落地生根”。

企业轻松温暖的创业干事氛围,也是新生代新潮涌动的重要前提。费玉磊说,船厂温暖的氛围,老师傅们不遗余力帮助,都让他快速成长。看着自己设计的船舶驶入江海,内心成就感满满,同时他也深知,这一切离不开公司和团队的支持。着眼当下,费玉磊干劲十足,期待更多创新成果能够落地;放眼未来,他希望能和团队一起创造更多“中国第一”。

无论是城市的人才政策,还是企业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都是为了让青年人才能够“心安”。人才与城市、企业“双向奔赴”,才能更加“新潮澎湃”。

视频:倪鑫、单杉(部分视频来自现代快报

编辑:胡安琪   校对:赵静   审核:吴浩   值班:胡冰心